自今年4月IPO新政实施以来,新股上市首日概率已高达52.38%。而近期热衷打新的招商基金更是成了“踩破发股专业户”,其6月份中签的5只新股无一逃脱破发命运。尽管如此,但业内人士却认为这利于市场回归价值投资。
新政击中“打新”者要害
在IPO新政实施之后,股票供应量大增,新股上市首日的涨幅自然也会下降。这也使得一些“打新”的机构投资者出现大面积亏损,其中,中银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和招商基金最为严重。
据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13日,2012年以来已累计有99只新股上市,其中上市首日即破发的就达到了29只。仅在6月份以来上市的16只新股中,就有11只出现了首日破发,占比高达68.75%。
记者了解到,参与上述11只新股网下配售获配的基金公司主要有宝盈、长盛、大成、工银瑞信、兴业全球、招商等数十家基金公司旗下的多只产品。其中以招商基金首日浮亏最为严重,高达1086.43万元。
对此,有投资者总结道:作为投资者来说,以前申购中签是“中彩票”,现在中签如“中刀”。
一位证券从业人士表示,IPO新政改变了过去的一级市场暴利的现状,使得新股定价回到正轨,“再加上取消网下配售股份3个月的锁定期,‘打新’者也无法在二级市场迅速谋取暴利,这就打中了炒新热潮的要害。”
“打新”热情降温利于后市
在一系列IPO新政实施后,不管是机构投资者还是普通股民,欲要通过炒新获取高额利润已难上加难,这些所谓“打新”资金也变得如履薄冰,炒作新股热情明显降温。
据中财网一项“新股申购调查”的最新数据显示,“不参与新股申购”的投资者已近8成;而表示愿意“小部分资金参与新股申购、一半资金参与新股申购、大部分资金参与新股申购、全部资金参与新股申购”的投资者,均未超过10%。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正是由于机构“打新”热情的降温,上市首日即大量出货,使得新股股价回归内在价值,这将长远利好市场。因为,新股上市初期的股价即回归了其内在价值,能够使得二级市场投资者获得更多的想象空间。
投资者希望控制新股发行速度
尽管IPO新政实施之后,效果逐步显现,新股股价也得到进一步的回归,但仍有一些投资者对于新政提出了不同的期待,希望对IPO扩容有所限制。
长沙股民许嵩对记者表示,股市好比一个池子,资金好比池中的水,如果池子扩大过快,而池子的水供应不上,那么水位必然会下降;同理,如果IPO扩容过快,而在无增量相应的资金进入情况之下,那么股价必然会不断下跌。而目前的新政并在这一点上采取控制措施。
长沙职业投资者黄科也表示,目前困扰大盘的主要是新股IPO的速度和规模问题,市场“造血”功能没有恢复的情况下,大量“抽血”会导致恶性循环。
认证资料为“上海大智慧执行总裁洪榕”日前也在其微博上称,“通过增加供给是最容易推行的解决目前高价发行、乱炒新股问题的方法,但最终买单的还是股民,他们要为虚无缥缈的未来付出更加沉重的代价。”
因此,不少投资者对目前的IPO新政还提出一些新的期待,如从源头上控制发行新股的速度。
■记者 黄文成
专家点评
新政给力但扩容压力大
IPO新政实施以后,对于“炒新”热潮的降温,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不管是机构还是散户投资者,盲目炒新的现象得到了很大改善。新政正引导市场走向理性投资,回归价值投资。尤其是新股定价逐步回归到其内在价值,这就为后市股价上升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不过,由于新股发行的速度未见减缓,对于市场压力仍在。这也是市场对IPO新政提出更多期待的原因。尽管新政强调要推进新股发行市场化,但就目前的市场供需关系来看,减缓IPO扩容速度未尝不是好事。
本期专家 齐鲁证券理财规划师李承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