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7版:天神再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速读

第A4版
带母求学
 
标题导航
返回湖南在线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2年06月19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神九天宫自动交会对接成功,3名航天员进驻天宫一号
“天宫”客人来电:
“感觉良好!”

    全家福

    景海鹏、刘旺、刘洋在天宫一号实验舱内的“全家福”。

    检查设备

    进入天宫一号后,航天员对天宫一号上的设备进行检查。

    天宫第一人

    率先进入天宫一号的航天员景海鹏在实验舱内。

    “鲸泳”进驻

    航天员通过对接通道进入天宫的动作,就像是“蓝鲸”在大海中游泳。

    如同敦煌壁画上的飞天形象一样如梦如幻——6月18日14时07分,两个航天器在距地球343公里的太空紧紧相拥,3个小时后,景海鹏、刘旺、刘洋像鸟儿一样,依次“飞”进了“天宫”。

    这舱门间的穿越,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又一次历史性跨越。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进入在轨运行的航天器,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飞行由验证性飞行试验完全过渡到“真正有人参与的空间飞行试验”。

    首次载人交会对接成功

    5公里、400米、140米…… 18日早晨5点43分,神舟九号完成了追赶天宫一号路途中的最后一次变轨。在距离天宫一号30米停泊点停泊后,以0.2米/秒的相对速度缓缓接近天宫一号。14时07分许,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对接环刚一接触,飞船尾部4台发动机随即点火,将飞船轻轻推进天宫怀抱。不到8分钟,对接机构先后完成捕获、缓冲、拉近和锁紧4个过程,独自在太空等待了215天的天宫一号与载客前来的神舟九号稳稳地连接在了一起。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取得成功,组合体以7.8公里/秒的速度绕地球飞行。

    据介绍,神舟九号飞船在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前原定实施5次变轨,由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精测妙控,实际只实施4次就被准确导引至天宫一号后下方52公里处的交会对接入口。

    “天宫”客人: “感觉良好!”

    18日17时许,景海鹏顺利地打开飞船轨道舱前舱门,然后在刘旺、刘洋帮助下,进入直径为不到1米的对接通道,稍作停留后熟练地打开了天宫一号舱门。随后航天员刘旺、女航天员刘洋也以同样姿态进入天宫一号。

    记者从北京飞控中心大屏幕的实时画面上看到,航天员通过对接通道进入天宫的动作,就像是在游泳,蓝色的舱内工作服使他们看上去宛若漂游在大海中的“蓝鲸”。又如同敦煌壁画上的飞天,像鸟儿一样“飞”进了“天宫”。

    “感觉良好!”18日17时07分,景海鹏顺利向地面发出报告。进入新“家”的3位航天员显得十分兴奋,失去重力的他们,相互扶持着在摄像机镜头前向收看电视直播的亿万观众挥手致意。     

    手控对接后航天员再进天宫

    自从与神舟八号飞船分别,天宫一号已经独自绕地球运行了3000多圈。这也是天宫一号在发射升空262天之后第一次有人进入。

    根据既定的飞行方案,组合体飞行期间,由目标飞行器负责飞行控制,飞船处于停靠状态。3名航天员除返回飞船轨道舱就餐外,将在天宫一号内进行科学实验、技术试验、锻炼和休息。

    据央视报道,按照计划,大概6天之后,航天员将回到飞船返回舱,然后启动撤离程序,神九就此撤离天宫一号,第一阶段组合体飞行结束,开始进行手动对接。

    航天员将通过操作姿态和平移控制手柄,瞄准目标飞行器十字靶标,控制飞船逐步接近目标飞行器,至对接机构接触,完成手控交会对接。3名航天员再次进入天宫一号驻留。 

    飞船返回前,3名航天员将返回飞船返回舱。两飞行器分离,航天员手动控制飞船撤离至140米处,飞船转为自主控制,继续撤离至5公里外安全距离。

    之后,飞船返回着陆场,地面人员将及时完成航天员搜救和返回舱回收;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则变轨至 370千米自主飞行轨道,转入长期在轨运行。

    ■据新华社、法制晚报

    解读

    3个小时,“天宫”之门为何这么难开

    从神舟九号对接上天宫一号到航天员进入“天宫”,时间过去了近3个小时。通往“天宫”之门为什么这么难开启?

    中国航天员中心选拔训练研究室主任吴斌说,从神舟九号进入“天宫”的路上,航天员要先后打开三道门:飞船返回舱与轨道舱之间的门、轨道舱前舱门和天宫一号舱门。后两道门通过对接通道相连,在打开其中每一道门之前,航天员都要进行舱门检漏、舱压平衡等操作以保证安全,这个操作过程是需要较长时间的。

    记者从北京飞控中心大屏幕的实时画面上看到,在打开最后一道门——天宫一号舱门之前,景海鹏首先从工具箱中取出“钥匙”。这并不是我们常见的钥匙,而是一把三四十厘米长的金属把手,相当于把一枚“螺母”套在舱门开门机构的“螺帽”上。

    虽然地面试验中航天员开门并不难,此前科研人员们还是有过担心:天宫一号关闭了这么长时间,会不会打不开?不过,画面显示,景海鹏并没有太费劲,就打开了“天宫”之门。

    神舟七号飞行的出舱环节中,翟志刚与刘伯明在打开舱门时颇费了些周折。“那道门内外是不同的空间环境与飞船舱内环境,虽然开门前舱内已经卸压,但仍然会存在一定的压力差,所以开门比较费力。”飞船系统副总设计师朱光辰解释说,这一次,天宫一号舱门的两头都是密封舱,压力完全平衡,因此操作相对顺利多了。■据新华社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速读
   第A4版: 带母求学
   第A5版:广告
   第A6版:囧人新规
   第A7版: 都市·公共
   第A8版: 都市·公共
   第A9版:热线·城市现场
   第A10版: 热线·记者行动
   第A11版: 市井新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湖南职业教育发展
   第A15版:警戒线
   第A16版:车生活
   第A17版:天神再吻
   第A18版:天神再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中国新闻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 世界·视点
   第A23版:广告
   第A25版:夜宴
   第A26版:夜谈
   第A27版:文体新闻
   第A28版:微博日报
   第A29版:华声军事
   第A30版: 华声网事
   第A31版: 新生活·健康
   第A32版:广告
   第B1版:财经
   第B2版: 财经·关注
   第B3版:财经·行业
   第B4版: 财经·综合
   第B5版:财经·操盘
   第B6版: 财经·理财
   第B7版:教育周刊
   第B8版: 教育周刊
“天宫”客人来电:
“感觉良好!”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