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速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速读

第A4版
带母求学
 
标题导航
返回湖南在线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2年06月19日 星期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岂止是对新能源开发的扼杀
怀玉

    黑龙江省6月14日颁布《黑龙江省气候资源探测与保护条例》,其中规定企业探测开发风能及太阳能资源必须经过气象部门批准,而且探测出来的资源属国家所有。这是我国首个规范气候资源利用的地方法规。(相关报道见今日本报A06版)

    但凡首创,总是需要一些勇气的。黑龙江在气候资源立法上第一个“吃螃蟹”,勇气之余,却也沾染了横行者的霸气,直让一干网友惊愕得哀叹,“看来今后老百姓晒太阳、开窗通风也得缴税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专制如封建王朝,似乎也只管到了土地和臣民,并未连空气和阳光都大包大揽,否则斗胆如犬儒哲学家第欧根尼,只怕也不敢对着亚历山大大帝大吼“滚开,别挡了我的阳光!”。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九条第一款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而并无“气候资源国有”的说词。从广义的角度看,气候资源可算是自然资源的一种,但它与我们平常所指的自然资源应是有区别的,因为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都是有限的,如果不进行规范,任凭你占我夺,必定导致无序开发而枯竭;但风能和太阳能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强行收归国有似无必要,至少目前看来是这样。如此,黑龙江的这一规定既缺乏法律依据,必要性也大可商榷。

    更重要的是,这个立法不合时宜。能源危机是当今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竞相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开发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对参与开发的个人和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和专项补贴。近年来,我国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鼓励开发新能源。由于风能与太阳能的开发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较大的资金投入,而且产生效益也远不如房地产、汽车等产业来得快,因此尽管国家支持、政府补贴,很多企业也不是那么乐意涉足这一领域。而现在,在黑龙江开发风能和太阳能要报气象部门批准,企业花钱费力探测出的资源还要国有,那谁还有积极性呢?这不是公开与国家政策唱对台戏,存心扼杀新能源革命吗?

    当然,黑龙江肯定是不会无缘无故冒天下之不韪的,他们之所以这么做,首先是计划思维和管制理念在作祟。审批,作为管制性行政生态最典型的表征,作为最能彰显政府威权的手段,一直为我国行政管理部门之最爱。只要有一丝可能,他们是绝不会弃之不用的。而审批背后潜藏的利益驱动,则是这一行政顽疾挥之不去的根源。有了审批权,就有权力寻租甚至“合理掠夺”的无限可能。

    黑龙江的这项立法,不只是对新能源前途的扼杀,也是对民营经济生存空间的挤压,更是对“服务型政府”理念的颠覆,有关方面决不能对这个始作俑者坐视不管。  ■怀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速读
   第A4版: 带母求学
   第A5版:广告
   第A6版:囧人新规
   第A7版: 都市·公共
   第A8版: 都市·公共
   第A9版:热线·城市现场
   第A10版: 热线·记者行动
   第A11版: 市井新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湖南职业教育发展
   第A15版:警戒线
   第A16版:车生活
   第A17版:天神再吻
   第A18版:天神再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中国新闻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 世界·视点
   第A23版:广告
   第A25版:夜宴
   第A26版:夜谈
   第A27版:文体新闻
   第A28版:微博日报
   第A29版:华声军事
   第A30版: 华声网事
   第A31版: 新生活·健康
   第A32版:广告
   第B1版:财经
   第B2版: 财经·关注
   第B3版:财经·行业
   第B4版: 财经·综合
   第B5版:财经·操盘
   第B6版: 财经·理财
   第B7版:教育周刊
   第B8版: 教育周刊
岂止是对新能源开发的扼杀
非常语录
花园建成童话城堡
夫妇变成老叟老太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