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虢灿 实习生 张刘薇子 王倩
高桥,就是长沙人对高桥大市场的简称,其中的8个大市场组成了长沙雨花区高桥街道,16万的总人口中,本地人仅有3万,八成是外地来长沙务工人员。
如何让这些“新市民”融入长沙?街道打出的口号是这样的:“这里没有本地人,没有外地人,大家都是高桥人。”本周日,第三届社区文化节将走进高桥街道,把精彩与实惠带给“高桥人”。
不幸“外乡人”得到社区救助
“如果不是社区和街道的关怀,我们家可能早就散了,更不用说在长沙扎根。”说这话的是长沙高桥街道怡园社区的周文辉。
他来自岳阳,8年前,来长沙打工的周文辉在工作时不幸被高压电电到,失去双脚和一只手,另外一只手蜷曲在胸前,不能动弹。待他出院,一家四口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了,还负债累累,一对双胞胎儿子才12岁。
幸好社区及时伸出了援手。“我们发动大家献爱心,不断有人来捐款。他们当时把房卖了,原来的楼栋就请他当保安,请他老婆做保洁,工作让他们稳定下来。”怡园社区主任游端霞说。
高桥街道共有13万外来人口,就业难、没有落户的孩子入学难,生病就医难和住房难,这“四难”成了街道特殊的街情。像周文辉这样需要帮助的人,怡园社区里数都数不过来。游端霞介绍,比起单纯的捐款,社区更注重长远的稳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了手艺,有了工作,就意味着稳定的生活。”游端霞说。
俱乐部获得联合国奖状
“怡园社区成立于2001年,我们刚来的时候,汽车比较少,街上成片成片都是摩托车,有些外来务工人员安全意识不高,不熟悉交通法规,很容易出事。”游端霞说,从那时起,她意识到给外来务工人员做培训的必要性。2007年,“他乡美”俱乐部正式挂牌成立,后来在全街道推广。
“只要是外来务工人员,我们不设任何门槛,免费对其开放。”游端霞说,“我们想营造一种家的氛围,让他们真正拥有‘他乡即家乡’的归属感。”
想当保安的,俱乐部提供消防、安全培训;想自己创业的,电脑、创业教程都能去听;想充实自己的,可以学电脑、学剪纸,还有上万册书免费借阅。就连交友, 社区都包了,不定期的相亲交友大会拓宽人脉,还有人因此相识相爱成婚。
几年来,俱乐部获奖无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青年农民工教育就业服务专题”项目还特别授予怡园社区和社区游端霞、彭璟突出贡献奖。
我的社区我的家
长沙市高桥街道位于长沙市东城核心区域,成立于1996年7月,由原马王堆乡南片4村组建而成,现辖友谊、高桥、五一三个社区筹委会和金环、怡园、火焰、高桥大市场四个社区。
这片不到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着28家企事业单位,8个辐射全国的大型市场,更有16万人口生活在此,他们中的八成来自全国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