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创新篇:一个老少边穷地区的产业创生
在小岗村,几户农民自发按下手印,催生了中国农业改革;在美国,微软、苹果通过创新引领着世界新技术的潮流。从个案到普遍,从点到面的大规模推广,离不开创新的力量。
在湖南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大背景下,不仅整合出龙头企业,而且各地结合当地实际,积极整合地方矿产资源,创新出了整合的地方特色。特别是湘西花垣,将辖区内所有铅锌矿区和锰矿区确定为进一步整合的重点矿区,推进铅锌矿和锰矿的整合,最终创造出富有生命力的花垣模式。
重拳出击铁腕整治
初识花垣,还是透过《边城》翠翠的眸子。再识花垣,是因“东方锰都”和“有色金属之乡”的美誉。
地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部的花垣县,矿藏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的矿藏共有18种,其中锰矿储量3112万吨,居全国第2位;铅锌矿储量1600万吨,居全国第三位。2011年,在全县范围内初步探明铅锌矿远景储量1000万吨左右,花垣有望成为全国最大的铅锌矿基地。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花垣县就开始了对锰和铅锌矿浅层次的开采与加工;上个世纪90年代初,作为全国“国矿民采”的先进县,召开过全国性的典型推介会。
“环保风暴”席卷了包括花垣县在内的“锰三角”地区。曾经,乱开乱采与安全隐患,是锰矿和铅锌矿开采的严重问题,数起矿难更是敲响了沉重的警钟。
壮士断腕,痛定思痛。花垣人认识到“宁可发展慢一点,也不要‘黑色的GDP’、‘带血的GDP’”,“宁可发展慢一点,也要为子孙后代留下一方好山水”。
在我省全面打响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战役后,花垣旗帜鲜明地提出“抓整治、推整合、保产业、促发展”,要求全县上下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省的要求上来,宁可暂时放缓经济发展速度、减少财政收入,也要坚决推进矿业整治整合,实现矿山安全、合法、有序开采,最终以做大做强做优矿业经济。
花垣先后召开了13次整治整合推进大会,形成了全县上下思想认识统一、工作“一盘棋”的整治整合格局。
花垣的矿山整治整合得到上级党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强、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州委书记何泽中、州长叶红专等省、州领导亲自到花垣检查指导。省、州从财力、物力、政策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省、州国土、安监、环保等部门派出领导和专家常驻花垣开展服务指导,简化审批手续,对相关规费实行减免缓,有力地推进了整治整合进程。县财政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加大对矿山整治整合的投入,已累计投入5450多万元。
在狂风骤雨的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行动中,花垣永久性关闭锰、铅锌矿硐1000多个,全县矿硐总数由1227个减少到200个左右;锰矿山由31个矿权整合为5个,有4个区域已取得“三证一照”,实现合法生产。纳入整合的36个铅锌采区全部通过安评,其中有15个采区安全施工建设通过省、州验收,5个采区三证一照齐全,恢复生产。4个锰矿区和33个铅锌采区完成了工商登记并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
重典治乱,力挽狂澜。矿产资源乱采滥挖、超深越界开采现象由此得到有效遏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大幅提升。2011年花垣县规模工业增加值达31.06亿元,同比增长3.1%,而同期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了5%,矿石消耗量减少了一半以上。
整治是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第一步,为整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只有通过第二步整合,提升产业价值,才能真正巩固整治的成果。
浴火重生整合升级
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革命老区县,花垣的矿业经济,需要走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的道路。相较于整治来说,整合更为重要、复杂与艰难。
参照外省经验,结合花垣实际,花垣县确立了“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依法推进”的整合总原则。经过反复研究,由湖南金石勘查有限公司设计,并充分听取民意,花垣县分别制定了《锰矿区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方案》与《铅锌矿区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方案》。确定了整合的具体目标:“一个区域、一个采矿权证、一个法人主体、一套适合的开发利用方案”,从而实现开采、开发的规范与有序,并进而实现花垣县矿业经济的科学与持续发展。
在锰矿的整合方案中,把19个锰矿开采企业,按地域接近性、矿块结构、资源储量等因素,将原来分散、交叉、重叠的矿洞,划分为A、B、C、D、E共5个整合区域。
在民乐镇响水村锰矿C整合区域,4家锰矿企业,经过自主协商,用兼并与收购的方式进行整合,于去年12月新成立了“钰沣锰业有限责任公司”,保留了5个井口,永久性封闭了85个非法矿洞,按照安全生产的设计要求,在主矿洞长达2500米的主巷道内,已规范地安装好了全新的照明设施和通讯设施。并于今年3月3日率先取得自治州安监局颁发的《安全设施整改施工批复》。
由于铅锌矿的矿洞数量更多、也更乱,在铅锌矿的整合方案中,以省国土资源厅批准设置并已公开拍卖出让的41个采矿权为基准,分成41个采区进行整合。
花垣在推进矿山整治整合的同时,同步推进锰、锌加工企业的战略重组,巩固矿山整治整合成果,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矿业结构,实现做大做强。
首先,强力推进电解锰企业横向整合,以锰业商会为平台,由县内8家电解锰企业出资入股1.7亿元,按现代企业制度组建东方矿业集团,等量置换同步淘汰落后产能,采用国内一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在县工业园区实施年产15万吨高纯无硒电解锰和精深加工项目,一期工程今年可建成投产,成为全国同类行业整合典范。
其次,强力推进电解锌企业纵向整合。支持三立集团、太丰集团与矿山开采、浮选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等方式进行整合,实现做大做强。目前,太丰集团控股、参股14个铅锌采区,电解锌产能由4.5万吨扩大到10.5万吨,成为湘西州第一家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电解锌企业。海丰等铅锌矿山开采、浮选企业完成了对县内三立集团、汇银公司和保靖县轩华公司的资产重组,控股、参股18个铅锌采区,盘活资产近20亿元,电解锌产能达14万吨,正着力打造32万吨“采、选、冶、精深加工、综合回收”一体化的锌业集团。
在尾矿库整合方面,全面推行集中建大库、集中堆放尾矿,不再批准单个企业单独建设尾矿库。目前,已在县工业园区统一建设锰渣规范化集中处置示范工程;拟在花垣镇摆头冲、道二乡排楼冲、团结镇下瓦水、边城镇白岩湾、团结镇云盘村5地点集中建大库,若全部开发可新增库容8500万方。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通过整治整合,全县5个锰区域和13个铅锌采区完善了环评手续,制订完善了环境治理方案,对矿区61座废弃矿石堆放场进行了治理,先后投入1770多万元完善废水处理设施,矿区森林覆盖率达41%,环境进一步趋良。
以花垣为主的湘西州锰锌矿业整治整合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省委书记周强作出了“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措施有力,成效显著”的批示,并要求全省学习湘西州在推进锰锌矿业整治整合中的做法。
借助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东风,通过治乱为根本的整规和以治散为主的整合,花垣的矿业经济取得了创造性的成功。
在史诗般的等待中,翠翠永远不知道心上人归不归来。但可喜的是,新时代的湖南人,在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号角声中,在富民强省,建设“四化两型”的铿锵前行中,亲眼目睹了矿业经济与青山绿水的共生崛起。
■夏杰 刘燕 通讯员 邹礼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