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溺水调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核心报道/速读

第A3版
两型改革
 
标题导航
返回湖南在线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2年06月14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隆回5个溺水孩子中,3个是留守儿童 最先赶去救他们的是六旬老人
生命的最后一刻,父母都不在身边
见习记者 黄定都 记者 陈志强

    ①

    ②

    ③

    ①6月12日,隆回县桃洪镇文昌村,罗水军的奶奶已三夜未合眼,依旧沉浸在悲伤中,不愿相信孙子离去的事实。

    记者 武席同 摄

    ②6月12日,隆回县桃洪镇竹塘村一山塘,67岁的罗柱生回忆当时发现5名小孩溺水身亡后的情景。记者  武席同 摄

    ③罗水军三岁时的照片(左一),奶奶说由于家庭贫困,孙子没拍过什么照片。记者 武席同 摄

    3天过去了,邵阳市隆回县桃洪镇文昌村的郭顺梅老人,依旧沉浸在失去孙子的悲伤之中。

    三夜未合眼的她,会在半夜忍不住叫:孩子,回来喽。

    6月9日,她的孙子罗水军和另外4名小伙伴在山塘游泳时溺亡。

    而同一天,在黑龙江、山东同样发生了群体溺亡事故,共有16名农村学生溺水死亡。10日,教育部紧急发布通告,要求做好防止学生溺水工作。伴随这一事件浮出水面的,是农村学生的安全教育及监管问题。

    为此,记者特赴隆回采访。

    ■见习记者  黄定都  记者  陈志强

    溺亡时父母都不在身旁

    父亲:为了生活,没有办法

    12日,在文昌村七组20号的土砖房里,郭顺梅坐在门口的床上,面容瘦削、脸色憔悴,一旁的孙女趴在床上写着作业。郭顺梅用左手指着胸口说,一想起失去的孙子罗水军,就心窝口发痛。

    她还记得,6月9日,孙子找她要一块钱,说要去买包方便面回来吃。她叫住了孙子,他就留在家里看电视。

    67岁的郭顺梅,平常除了要带12岁的孙子以及10岁的孙女,还要赡养将近90岁的婆婆。孩子的母亲在女儿还没有满周岁之际就离家出走,孩子的父亲罗德华身体不好,在外打工不能挣多少钱寄回家。出事前,12岁的孙子已有个把月没吃肉了。

    记者见到了赶回来处理儿子后事的罗德华,在东莞一家五金厂打工的他在儿子出事前三天刚刚回了趟家。他特意在县城给儿子买了4 件新衣服,并叮嘱儿子:“就要上初中了,要努力学习。”

    “我应该好好照顾儿子的,可是为了生活,又没有办法。”提及儿子时,罗德华眼睛满含泪水,对自己出外打工充满悔恨。

    记者调查发现,当天共有7名孩子一起打羽毛球,事后约好集体去山塘游泳,但其中两人在被家人发现后制止幸免于难,其他5人则集体身亡。溺亡的五人中,除了罗水军、罗元京是典型的留守儿童外,谭宇的继父也在外打工,而其他两人的父母因农村繁重的劳动也往往无暇照顾孩子,当日5人溺亡时,父母均不在身边。

    六旬老人最先赶去施救

    现状: 七成青壮年外出打工

    令文昌村村长罗德喜难以释怀的是,该村青壮年在家比例仅三成左右,要么出远门到外省去,要么在县城务工,五人溺水时,竟是邻村67岁的村民罗柱生率先施救。

    罗柱生是附近竹塘村人,他说事发地点是村里的一口山塘。当天下午4点多,他和妻子去山上干农活,遇到附近观音村4个采蘑菇回来的小孩。他们说1点多的时候,经过水塘时发现池塘边有一些衣服,现在衣服还在那里,可能发生了溺水事故。

    罗柱生立刻跑到水塘边,看到水面浮着一个小孩,脸朝水里面,背弓着。但年迈的他没有施救能力,就让妻子去找人。

    文昌村65岁的妇女范双明拿着一根树枝赶来救援。

    其后,陆陆续续地来了些村民,把5个孩子全部打捞上来。

    罗柱生说,当时他们还对小孩展开了施救,但最终回天无术。

    调查

    “要么打工,要么干活,

    根本没空管孩子”

    桃洪镇镇长高述晚表示,善后费用均由政府买单,并给每户发放了1万元慰问金。但令他更为忧虑的是农村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监管问题。他表示,现在农村父母要么外出打工,要么辛勤劳作根本没空监护。尽管5月份为应急知识宣传月,但农村老师应急知识较缺乏,通常也只是提出禁止到池塘里游泳而已,根本难以监管。  

    邵阳市教育局综治办张主任称,此前开过安全教育课程,涉及到消防、防中毒、地震等方面知识。不过他坦承,一年也就几次。

    记者在采访途中还偶遇了一群刚刚放学的小孩,他们在和记者谈及游泳时,显得一脸轻松:“只要家人不知道,我们农村娃哪有不游泳的呢?”

    高述晚介绍,桃洪镇目前有个游泳池,在320国道边,费用为200多元一个暑假。花这笔钱送小孩学游泳,像郭顺梅的家庭显然承担不起。

    悲情连线

    危房深夜垮塌

    两留守儿童梦中丧生

    本报6月13日讯  6月10日23时许,岳阳县毛田乡孟城村新屋组发生一起危房垮塌事件,一家5人被掩埋,两留守儿童睡梦中丧生。

    事故发生在23时许,村民刘模龙的土砖结构民房后墙突然崩塌,屋顶石板和瓦砾随即倒下,砸中了正在熟睡的三个孩子和爷爷奶奶。

    邻居刘先生说,被房屋垮塌的巨响惊醒后,他拿着手电筒跑过去,听到倒塌的房屋中有老人悲痛的哭泣声传来。

    毛田乡派出所和村民立即进行救援。他们手刨肩扛,用铁锹锄头挖开砖石,经过2个多小时奋战,从被掩埋的房屋中救出爷爷奶奶和一名6岁女孩,伤势不算严重。而另一名8岁女孩和一名4岁男孩,因受到物体重创,救出时已经没有了呼吸。

    村民介绍,倒塌的房子建于1979年,全部为土砖结构,历经风吹日晒,多处出现腐蚀,属于危房。孩子的父母常年在浙江打工,他们就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毛田乡人大施主席表示,已为受灾家庭搭建了临时帐篷,并送去了20000元抚恤金,同时积极为其向上级申报建房补助。

    ■记者 袁礼成  通讯员  邓罗明  张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 核心报道/速读
   第A3版: 两型改革
   第A4版:广告
   第A5版:两型改革
   第A6版:溺水调查
   第A7版: 斑马线车祸
   第A8版:广告
   第A9版:都市·公共
   第A10版:都市·公共
   第A11版:都市·公共
   第A12版:热线新闻
   第A13版:市井新闻
   第A14版:警戒线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黄页
   第A17版: 中国·重点
   第A18版:天神再吻
   第A19版:中国·文摘
   第A20版: 华声军事
   第A21版:专题
   第A22版:世界·视点
   第A23版: 世界·视点
   第A24版:华声网事
   第A25版:夜谈
   第A26版:夜宴
   第A27版: 文体新闻
   第A28版: 微博日报
   第A29版:影像
   第A30版:副刊·记忆
   第A31版:华声健康
   第A32版:华声健康
   第B1版:财经
   第B2版: 财经·综合
   第B3版: 财经·关注
   第B4版:专题
   第B5版:财经·公司
   第B6版: 财经·操盘
   第B7版:财经·专题
   第B8版: 财经·理财
   第C1版:家居周刊
   第C2版:家居·业界
   第C3版: 家居·业界
   第C4版: 家居·业界
   第C5版:家居·业界
   第C6版:移动周刊
   第C7版:移动周刊
   第C8版:体彩快报
   第T1版:节能领跑 两型三湘
   第T2版:节能领跑 两型三湘
   第T3版:节能领跑 两型三湘
   第T4版:节能领跑 两型三湘
   第T5版:节能领跑 两型三湘
   第T6版:节能领跑 两型三湘
   第T7版:节能领跑 两型三湘
   第T8版:广告
生命的最后一刻,父母都不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