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不酸、辣椒有二氧化硫、腊鱼含亚硝酸盐……遇到这种“窝火”的事情,你怎么办?没遇到,你是否能保证你吃的食品安全可靠?
不过,先不管其他的,起码这些食品不安全,尤其是腌腊制品。记者注意到,日前,广州市质监局公布监督抽查结果,去年11-12月抽查的腌腊肉制品中,合格率仅为82.2%,其中有3批次产品内在质量不合格,包括蛋白质、大肠菌群、过氧化值不合格。
腌腊制品近两成不靠谱
你爱吃腊鱼腊肉吗?那你以后可得小心了。因为根据广州市质监局的抽检,有近两成腌腊制品有问题。
记者注意到,根据质检发布的情况,超市的腊肉腊肠食品批次合格率最高, 合格率为100%。商场的腊肉腊肠食品有4个批次不合格,而批发企业的腊肉腊肠食品有2个批次不合格。
而根据质检的初步分析,易出问题的腊肉,主要是由于生产工艺简单,主要依靠自然条件生产,生产过程和环境控制上未能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导致肉制品的酸价和过氧化值升高。
亚硝酸盐超标易食物中毒
一般来说,腌腊制品易出现亚硝酸盐超标、重金属镉超标、酸价超标等问题。
那吃了不合格的腌腊制品有什么危害?
“由亚硝酸盐引起食物中毒的几率较高,而食入0.3~0.5克的亚硝酸盐就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一位食品专家表示,亚硝酸盐主要指亚硝酸钠,亚硝酸钠外观及滋味都与食盐相似,并在工业、建筑业中广为使用,肉类制品中也允许作为发色剂限量使用,不过过量后就容易出问题。
同样,重金属镉超标,在该食品专家看来,特别影响肾脏,容易损害肾小管,导致尿中排出蛋白质、氨基酸和葡萄糖等。当然,酸价超标也是,如果食用酸价、过氧化值超标的食品,会造成人体肠胃不适,严重的会引起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记者 刘玲玲
提醒
选购腌腊肉制品,要“五看一闻”:
看有无“QS”标志;
看生产日期:越新鲜的产品口味越好,产品存放时间长,氧化就严重;
看产品表面:要选择表面干爽的产品,表面不干爽的肉制品容易有细菌繁殖,腐败变质;
看产品外观色泽:颜色过于鲜艳的肉制品有可能添加过量色素,不要购买;
看产品弹性:弹性好的肉禽制品内里质量好;
闻气味:闻闻气味是否正常,有无酸败腐臭异味。
质量好的腊肉色泽鲜艳,肉色呈鲜红色或暗红色,脂肪透明或呈乳白色,肉身干爽结实,富有弹性,指压后无明显凹痕,具有其固有的香味。变质的腊肉色泽灰暗无光泽,脂肪呈黄色,表面有霉斑,揩拭后仍有霉迹,肉身松软无弹性且带黏液,呈酸败味。
征集令
邀请10名读者给食品企业“打分”
本报2月29日讯 我吃的食品是否安全?食品企业用的原料到底是好还是坏?这种食品到底是怎么生产出来的?过期的食品,企业是怎么处置的?你想了解这些吗?
即日起,省消费者委员会、省食品行业联合会和本报联合向社会征集消费者。我们将随机抽取10位消费者代表,亲自去生产线体验,感受更加真实的商品质量与服务状况,给食品企业打打分。
报名方式
从今日起,你可以拨打本报热线电话0731-84326299或@三湘财富俱乐部报名,报名者需提供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籍贯、学历等相关信息。
■记者 刘玲玲 通讯员 余知都
互动
让消费和谐,不仅是我们媒体的责任和义务,更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而本报为了全面细致地为消费者维权,将特意安排几名记者,组建一支“3·15”特别行动组。
只要你权益受到了损害,或者发现了假冒伪劣产品生产、销售的窝点,本报特别行动组成员将第一时间去倾听你的投诉,并将与相关部门一起行动维护你的合法权益。
作为企业,如果你愿意向消费者敞开心扉,让消费者实实在在感受你的质量、你的保障、你的诚意,那么,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和消费者一起,告诉你们,我们作为消费者最真实的想法,以及我们的需求。
我们的联系方式是:0731-84329834,网站cj.voc.com.cn,或者新浪微博@三湘财富俱乐部,我们随时等待你的召唤。
食品安全·无良粉店
粉锅洗拖把,剩菜当盖码
雨花亭“无名粉店”被责令关门整顿
本报2月29日讯 用煮粉的锅洗拖把,把剩菜做盖码饭,这都是雨花亭的无名粉店干的!
今日上午,长沙市食安办分别向长沙市卫生局和雨花区食安办发出《食品安全工作交办函》,责令无名粉店雨花亭店关门整顿,同时进行行政处罚。
同时,长沙即将开展餐饮店专项检查,该关停的坚决关停,该吊证的坚决吊证。
该交办函称,雨花区雨花亭无名粉店存在使用煮粉锅洗拖把、回收顾客吃剩的饭菜再使用等行为被报道后,各大网站先后转载,影响恶劣。要求长沙市卫生局、雨花区食安办马上组织力量对报道内容进行核查,一经核实,要予以严惩。
雨花区食安办主任何小林告诉记者,今日上午已经派出执法人员配合长沙市卫生局等相关部门对无名粉店雨花亭店贴上了封条,勒令该店停业整顿,验收达标后再开张,如果不达标,将吊销营业执照。湖南无名餐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管理人员也已将雨花亭“无名粉店”招牌取下,接受整顿。
长沙市食安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适时对交办工作进行督查复核,对查处不及时、工作不得力等失职渎职行为将通报纪检监察部门严格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记者 何志华 实习生 罗媛 张昱
食品安全·燕窝禁入
降低质量风险,防控疾病传播
燕窝不能随便带回国
本报2月29日讯 相信去马来西亚旅游的市民,很多会顺便带便宜燕窝回来。然而,今后不能随便带了。日前,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农业部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携带、邮寄的动植物及其产品名录》,首次将燕窝、动物源性中药材、转基因生物材料等列入严禁携带或邮寄进境的项目。
业内人士分析,燕窝之所以被列入严禁携带或邮寄进境项目,是因为近年来入境携带燕窝的游客越来越多,且携带的多为未经处理的粗制品,有可能成为禽流感传播的载体。
据了解,不少旅行社的东南亚线路都有燕窝采购点,“我们一定会严格执行,并会提醒游客注意”。华天国旅相关负责人谢军华说。■记者 未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