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由湖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三湘华声全媒体承办的第二届(2011)长沙社区文化节,将走进长沙市雨花区左家塘街道荷叶塘社区。
荷叶塘社区成立于2001年10月,在全市率先成立了首个社区城管监督委员会,发动社区居民一同参与社区管理。这种引导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自治模式,让每一个社区居民都成为了社区的“当家人”。
柴米油盐酱醋茶,居家过日子,难免有个磕磕碰碰,如果调解处理不及时,会影响生活的和谐。社区“和事老”帮扶队,就是荷叶塘社区自治模式中的一支先进小分队,专门协调解决居民生活中的大小问题与矛盾。
调解纠纷、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社区正是因为有了这群热心的“和事老”,才能变得“家庭和美、邻里和睦、社区和谐”。
定期学习法律等业务知识
“其实在我们成立帮扶队之前,社区里的几个老人家就一直是‘爱管闲事’的热心人。”荷叶塘社区党支部书记、社区主任苏涛回忆,在推行居民自治的过程中,他发现几位热心人在居民中的威望很高,又善于与人沟通,一定是社区管理工作中的好手。
2010年年底,苏涛和社区其他工作人员商量,并征求了几位老人家的同意之后,正式成立了社区“和事老”帮扶队。
帮扶队由13个成员组成,苏涛担任组长,其余的“和事老”们,有的是有威望的老党员,有的是平时就喜欢为居民排忧解难的热心人,他们既熟悉小区居民的情况,又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和为居民服务的热情。
“因为多半是老人家,我们不但要下到群众了解情况,还要学习业务知识。”苏涛专门制定了《学习制定》,每个月都要召集大家开会“学习”,比如法律知识,并借鉴一些典型的法律案件,进行评案、议案等。
关系破裂的母子和好了
都说“大事化小和为贵”,但怎么“和”,还真得有技巧,“和事老”成员黄定芳娭毑就是一个特别会“和事”的人。
黄娭毑今年65岁了,从出生起就住在荷叶塘社区,退休前她从事的是社区管理工作,曾在雨花区曹家坡社区和妹子山社区分别担任了7年的社区主任,退休后更是变身成了一名“和事老”。
8月份,细心的黄娭毑发现邻居五娭毑整天闷闷不乐,唉声叹气的。“我问过她好几次原因,她都不说。”经过多次的沟通之后,五娭毑才敞开了心扉。她告诉黄娭毑,自己实在是活得没有意思,也不想活了,一直想找个机会了结生命:“因为和儿子的矛盾一直化解不了,现在更是越来越恶劣。”
原来,五娭毑的儿子大强是个劳改人员,回来之后没有找到工作,就在社区里摆了一个夜宵摊子。因为晚上睡得晚,大强每天都睡到很晚,这让五娭毑很看不下去,常常唠叨着要他勤劳点,节约点。
“就是这事,两母子两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黄娭毑了解了情况后,马上召开“和事老”帮扶队会议,商讨帮助这对母子的办法。“先后上门了七八次,总算把她开导好了。”为了避免五娭毑想不开,“和事老”们分头行动,一队对母亲动之以情,另一队则向儿子晓之以理,今年9月,母子俩总算“和”好了。
我的社区我的家
“荷叶塘”的由来
打开长沙地图,标注在地图上的地名,到处透露着长沙“江南水乡”的气息:圭塘、侯家塘、东塘、咸嘉湖、陈家湖……地因水塘而得名,因塘而聚集人气,荷叶塘就是这样一个因水塘而得名的灵气之地。
“这里以前有四口塘,不过我的记忆里,没有荷花和荷叶。”居民谢建肃出生在荷叶塘社区,在这里也居住了42年,小时候和小伙伴在塘边玩耍嬉戏的景象,至今还一幕一幕在他眼前偶尔浮现。
“在现在1栋的地方,是最大的一口塘,火柴厂那里是第二口塘,而8栋和9栋建起的地方是第三口塘。”谢建肃说,第四口塘,在现在车站南路上。1983年,当时还是长沙城郊的荷叶塘,被列入“城市化”的拆迁片区,长沙市相关部门将四口塘全部填满,首先建起的是一个“铁建指挥部”,后来则建起了火柴厂、长沙监狱等单位。
昔日微波荡漾的一池清水,变成了现在的车水马龙和万家灯火,这常常让谢建肃特别感慨。■记者 李琪 实习生 眭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