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肖雯栎 刘玲玲 实习生 彭婧
绿树、草地、鲜花、喷泉,几位老人在悠闲地下棋,小孩子在草地上互相追逐嬉戏。 这一幕并不是公园里面的场景,而是长沙黎郡安置小区居民的真实生活。
近年来,湖南大力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正在逐步解决千千万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让买不起商品房的群众实现住有所居的梦想。住建部10月10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我省今年保障安居工程建设已开工40万套,开工率达年度计划92%。
“没想到我们也有住进公园的一天”
10月10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长沙香樟路上的黎郡社区。据该社区书记许祥华介绍,黎郡社区是长沙市首个征地农民集中高层安置小区,由9栋17-27层的住宅组成,这种集约节约用地模式推出后受多方肯定。现入住业主近800户,约4500人。
小区内绿荫葱葱,中央景观区还有一个小型喷泉池,不少老人在院子里闲聊、下棋。“这里的居住环境真的很不错,像公园一样,没想到我们这些农民也有住进公园的一天。”一位在下棋的老人乐呵呵地对记者说。
在二栋楼二单元一楼门口,楚济堂大药房里,一名年过七旬的老爷爷正在给一个病人把脉,旁边的一位张姓居民告诉记者,老者是药店的老板,叫黄寿凯,而他也是这个安置小区的受益者。
黄寿凯带记者来到了自己的家,满墙的字画顿时映入记者眼帘,原来黄爷爷平时有时间就喜欢写字画画,自从2009年6月搬到黎郡小区后,就更有闲情逸致了。
新就业大学生也能住保障房
黎郡小区的居民只是湖南大力推进保障房建设的一小部分获益者。在长沙河西高新区长丰小区,两人一间或四人一间的员工宿舍整洁有序,小区警务室、阅览室、桌球室一应俱全。这里曾是东方红镇的拆迁农民安置房,高新区统一回租后,统一装修并兴建公共设施,由当地社区实施物业管理,并由政府每平方米每月补贴4至6元出租给企业,成为长沙首个公租房试点小区。来自麓谷企业的千余名无房职工成为这里的首批住户。
不仅是长丰小区,今后,无论你是新就业的大学生还是外来务工人员,这座城市都在想方设法圆你安居梦。
根据从今年9月25日起正式施行的长沙市《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工作意见》,中等偏下收入的城市户籍家庭、新就业大学生和外来务工人员都可在长沙申请公租房。
按照长沙市计划,在保障房需求上,保障对象家庭收入标准由上年度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0%提高到75%,保障对象的人均住房面积将由低于8平方米提高到15平方米——而目前,长沙住房保障对象的人均住房面积要求是低于12平方米。不仅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被纳入住房保障体系,棚户区居民、外来务工人员、“夹心层”群体和农村住房困难家庭,甚至刚参加工作买不起房的大学生,都被纳入住房保障政策的考虑对象。
今年保障房建设超“十一五”总和
像长沙这样的住房保障体系无缝网络,也正在全省各地铺开。
省住建厅副厅长高东山今年9月在省政府门户网站接受网络访谈时透露,“十一五”期间,我省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共完成投资近400亿元,竣工将近40万套。截止到去年底,全省已经解决了108万户住房困难家庭,保障面达到了近6%。
按照国家下达的任务,今年我省计划新增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44.72万套,而整个“十一五”期间,这个数据为41.63万户,这意味着,今年的任务超过过去5年的总和。10月10日,住建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湖南今年保障安居工程已开工40万套,开工率占年度计划92%,湖南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已经进入全面提速攻坚阶段。
用地指标必须先保证保障房建设
实际上,今年我省要建设44.72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居全国第五、中部地区第二位,任务十分艰巨。如何保证进度?又如何确保资金、土地、质量不“掉链子”?
今年5月,省政府专门下发《关于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意见》,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建立国土审批绿色通道,对保障房用地优先审批。所有分解到各地的用地指标,必须首先用于保障房建设,保障房用地未得到保障前,土地不得用于其它建设。
在中央补助基础上,省财政今年将安排补助资金10亿元,按100元/平方米的标准对廉租住房建设予以补助,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在提取贷款风险准备金和管理费用后,全部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同时,加快市场化筹融资力度,引入民间资本为保障房建设“输血”。
背景链接
“十二五”目标
湖南省“十二五”期间的目标是,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以上,全省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3平方米(含)以下的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现应保尽保。将基本解决城镇中等偏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并通过公共租赁住房逐步改善新就业职工和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条件。
具体来说, “十二五”时期,湖南要新增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160万套,总投资约1700亿元,用地7000余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