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4版:辛亥百年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速读

第A3版
电梯揪心
 
标题导航
返回湖南在线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1年10月10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911年10月22日,长沙光复
在小吴门,18岁的毛泽东看到墙头升起白旗
在水风井,贪图便宜的伙计差点误了革命大事
任大猛

    参加起义光复长沙的湖南新军中的官佐。

    小男孩正给小伙伴剪辫子。

    (摄于1912年)

    驻扎藩后街,成为新军普通一兵

    1911年10月22日,辛亥革命在长沙起义后,毛泽东随即投入长沙革命军。但他不愿参加学生军,而投入属于正规军的湖南新军二十五混成协(旅)五十标(团)第一营左队,当了一名列兵。他说:“我决定要加入正规军,帮助完成革命。清朝皇帝还没有退位,还要进行一场战斗。”

    今天的人们探寻毛泽东在辛亥革命时期的长沙地理坐标时,一般认为毛泽东当兵时的兵营,在今天兴汉门外体育馆路旁的省人民体育场一带,因为新军49标和50标的部队,就驻扎在这里。

    不过毛泽东青少年时代的朋友萧三等人曾经说,毛泽东“入伍的这一连新兵驻扎在审判厅内(审判厅也还没有开始办公)”,其实《毛泽东自述》中也说,“当时驻扎在城内”。 由此可知,毛泽东当兵时的驻地,并不在经武门外、今体育馆路一带,因为那里是长沙城墙之外。

    据民国时期报人李抱一等人的记述,民国初年的审判厅,“在落星田后”、“在藩围后”。可知,毛泽东当兵就住在藩后街,青年毛泽东用钱买白沙水,住在藩后街显然也比住在协操坪附近买白沙水要合乎情理。据考,当年审判厅旧址,就在今天的长沙市公安局北侧。

    毛泽东当兵时的薪饷是每月七元,除了从挑水夫手中买水外,余下的钱就是买报纸。 他说,当时那些报纸涉及革命最多的就是《湘江日报》。该报讨论“社会主义”。“我就是从这些讨论专栏中第一次知道‘社会主义’这个词……实际上那是社会改良主义”。

    毛泽东回忆他的辛亥革命的士兵生活时,提到“我那个班里有一个湖南矿工和一个铁匠,我很喜欢他们”。这个“湖南矿工”就是湖南衡东人彭友胜,而“铁匠”则是湖北大冶的朱其升。这两位新兵中的伙伴,在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与他们取得了联系,并予以适当的照顾。

    在定王台,他“像牛闯进菜园子”一样

    到省图书馆自修学习

    1912年2月12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认为革命已结束的毛泽东从新军退伍,考了若干学校,在湖南全省高等中学校(后改名省立第一中学)读了半年书。他认为课程有限,不如自学,于是“像牛闯进菜园子”一样闯到定王台省图书馆如饥似渴地自修学习,并且在这里第一次看到了世界地图,才知道世界之大,湘潭在地图上根本没有。

    当时,在长沙自修的毛泽东,仍居住在新安里,因为湘乡驻省中学就开办在湘乡会馆中。不过,此时的长沙开始裁撤扩招的新军,长沙满城都是滋事的退伍军人,当时长沙流行一句话,叫做“不怕丘八,就怕丘三”,丘八指“兵”,八减去三等于五,丘三指的就是退伍兵。

    毛泽东在定王台省图书馆学习了半年后,即1913年春天,毛泽东20岁时,他的父亲不能容忍他在外自修,视为不务正业,断绝了他的经济供给,同时毛泽东的住宿地新安里原湘乡会馆也被散兵游勇占据,退伍的湘乡人和学生常发生冲突:“一天晚上,双方之间的敌意竟引发了一场暴力冲突,士兵们攻击并想杀死学生。我逃到厕所里,一直躲到械斗结束才出来”。  此后,毛泽东认为自己适合教书,遂报考湖南第四师范预科,次年2月,四师并入省立第一师范,毛泽东编入第八班。

    1921年7月23日,辛亥革命十年后,28岁的毛泽东从长沙启程赴上海,参加中共第一次党代会。一个民族与国家的命运,从此将被这个湖南人彻底改变。历史,就是这样一波一波地涌来。■文  任大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速读
   第A3版:电梯揪心
   第A4版:都市·公共
   第A5版:广告
   第A6版:都市·公共
   第A7版: 警事
   第A8版:专题
   第A9版:广告
   第A10版:湖南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财经·综合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世界新闻
   第A15版:体育·健乐
   第A16版:文娱·看点
   第A17版:辛亥百年
   第A18版:辛亥百年
   第A19版:辛亥百年
   第A20版:辛亥百年
   第A21版:辛亥百年
   第A22版:辛亥百年
   第A23版:辛亥百年
   第A24版:辛亥百年
在小吴门,18岁的毛泽东看到墙头升起白旗
在水风井,贪图便宜的伙计差点误了革命大事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