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飞腾-1000”CPU、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若干关键设备、环形激光器、中低速磁浮列车……一大批代表中国和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在这里诞生。
他们来自一个共同的摇篮——位于古城长沙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10年前,我国某型重要装备研制中,急需某型高性能计算核心元器件,而这类器件西方国家是对我国禁运的。高性能计算创新团队急国家之所急,毅然承担攻关任务。
“外国人要卡我们的脖子,我们就要争这口气。”李国宽等一批专家教授立即投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在较短时间内,团队攻克了这一技术难题,自主研制出这型器件,满足了我国新型装备研制的紧迫需求,填补了国内空白。
今天,他们研制的高性能“飞腾-1000”CPU、高阶互连交换芯片、高性能互连接口芯片,已成功应用于我国“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系统,性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我国北斗工程地面关键设备攻关任务,是由庄钊文教授带领他的团队承担的。这是一个平均年龄只有29岁的课题组,平均每年有10个月出差在外。
2008年1月25日,他们赴北京接受一项技术任务,这是北斗一期技术上最大的难题,时间却异常紧迫——必须在4月1日之前完成。冰雪灾害袭来,飞机无法起飞,课题组坐火车从北京回长沙,整整走了三天。这三天的路程,让一个科研人员急出了一片白发。在他们的记忆里,那几个月似乎没有过一个完整的觉,好几个人的妻子同时辞职在家照顾孩子……难题如期攻克。5月12日上午,相关装备被确定用于北斗卫星系统。
■新华社记者 白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