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黄埔军校
情报工作
“三改”方针
蓄泄兼顾
“救命田”
曾希圣(1904~1968年) ,曾名曾勉,湖南兴宁(今资兴)人。先后任晋冀鲁豫野战军副参谋长、山东野战军第7师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华东局国民党统治区工作部部长,第二野战军副参谋长兼豫西军区司令员。中共皖北区委书记兼第三野战军皖北军区司令员、 政委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皖北区委书记,中共安徽省委书记、第一书记,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二书记,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处书记。
上世纪50年代,曾希圣主持治理淮河工程时,提出了“蓄泄兼顾”的治水方针。还总结出“三改”方针,即“改变夏秋两季收成的比重,扩大夏季作物面积;改种耐水作物和高产作物;改变广种薄收的耕作习惯,实行精耕细作”。上世纪60年代初,为了克服严重困难,他从农业生产责任制着手,全面改革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并确定了“包产到队、定产到田、以产计工、大农活包到组、小农活包到人,按大小农活的用工比例计算奖赔”(简称“责任田”)的办法,并带领工作组到农村试点,制定了《关于推行包产到队、定产到田、责任到人办法的意见》。“责任田”很快在安徽得到推广。1961年,全省90%以上的生产队实行了“责任田”。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粮食产量为历年来最高。“责任田”被干部群众誉为“救命田”。
1962年1月后,“责任田”被当作“单干风”、复辟“资本主义”,受到了严厉批判。曾希圣被撤销了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等职务,调上海专任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二书记。1965年秋调成都任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处书记。“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受到严重批斗。1968年7月15日在北京病逝,终年64岁。1978年7月18日,中共中央为他平反昭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都知道,安徽上世纪70年代末的“包产制”与上世纪60年代初的“责任田”是一脉相承的。他的勇敢探索,功留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