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中午,长沙受到强降水的侵袭,一时间暴雨如注,电闪雷鸣,路上到处水雾笼罩。城区部分地段由于积水较深,导致交通受阻。在积水较为严重的长沙市八一桥段,部分车辆被浸水中而抛锚。来自湖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的消息称,长沙7小时内降雨量达127.4毫米。
老天爷总是走极端。6月份以来,数场暴雨,依次狂泻大江南北。从上海到杭州,从武汉到北京,从南昌到长沙,古城重镇陷入“汪洋泽国”,“全城陷落”的场景一再上演。不少网友戏谑:“去武汉看海”、“到杭州观水漫金山”、“坐北京地铁赏水帘洞景”、“长沙东入海口建成”……这些妙趣横生又无奈自嘲的雷人之语,把城市“内涝”的场景生动呈现,再次引发对城市逢大雨必大涝的质疑。
早在150年前,法国大作家雨果就说过:“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已步入快速时代。与高楼林立的城市扩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城市排污、泄洪管网老化,损毁严重,远落后于地面城市建设步伐。光鲜艳丽的浮华表象,总是经不了一场特大暴雨的洗礼。环顾海外,东京的地下排水网络坚固而实用,巴黎宏伟、坚固宽大的下水道系统堪称城市建设的典范,美国纽约的下水道据说可以开汽车。而我们,不缺技术不缺钱,缺的是一颗为城市长远发展、深谋远虑的责任心。
城市的给排水系统相当于人的“动脉”,如果“动脉”被堵塞,人还能健康存活吗?只有具备“一管百年”的思维,建设安全、坚固、畅通的地下排水系统,才能确保地表的高楼大厦不是空中楼阁。健全、完善的城市建设规划及应急机制固然重要,但城市排水系统的设计标准也不可能无限提高,科学的城市配套规划尤为关键。事实上,中国城市频遭内涝的原因,除了给排水系统严重滞后外,城市面积无限扩大,地表大面积硬化,亦是造成积水的主因之一。
有专家指出,西方很多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也曾大量使用混凝土。但如今意识到,这种破坏原生态的做法得不偿失。一遇到强降水,不仅容易形成内涝,还让雨水无法渗入地下,只能排入大江大河,由此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一些有远见的大城市已开始拆掉不必要的硬地面。现在,中国台湾很多停车场已改用透水地面,一些新停车场甚至就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草坪。
一场特大暴雨,给城市管理者上了难得的一课。城市建设和发展应有长远的眼光,立足现实,谋划未来,达到“城市建设与居民和谐”的统一,才能彻底消除城市化进程中“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内涝变内伤”的现象。
■吴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