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谋新篇 促发展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广告

第A3版
速读
 
标题导航
返回湖南在线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1年04月0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技给力三湘
——如何加快创新型湖南建设的步伐
供稿 省委宣传部 执笔 陶庆先

长沙市麓谷工业园2010中国(长沙)科交会现场,工作人员在为来宾展示智能型太阳能追踪系统。资料图片 记者 田超 摄

    2010年11月,国际超算组织发布的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上,由国防科技大学自主研发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运算速度位居世界第一。一个月之后,我国第三家国家级超级计算中心落户长沙。其实,湖南的杂交水稻、粉末冶金、生物遗传等科技成果早已闻名国内外,就连美国总统奥巴马今年发表国情咨文演讲时,都两次提到我省的高科技产品。

    当前,科技对湖南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51%,现有成果中70%以上为国内首创或具有领先水平。基于此,省委、省政府鲜明提出建设创新型湖南,按照创新驱动、引领四化,高端发展、支撑两型的总体思路,突出抓好科技创新、人才开发和教育发展,开启了创新型湖南建设的新征程。

    加快创新型湖南建设,科技是核心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湖南的实践再次说明了这个道理。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主持实施的“种三产四”粮食丰产工程,种三亩田可以达到原来四亩的产量。再比如,中南大学黄伯云院士发明的大型飞机刹车片,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价格比国外同类产品降低了20%以上,赢得了国内空缺6年的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为建设创新型湖南奠定了良好的科技基础。

    打造创新型湖南的科技支撑体系,我省有哪些具体措施呢?

    第一,加大科技投入。政府将在扩大科技创新引导资金规模、给予企业创新投入税收优惠、设立发明奖项等方面加大投入。在政府的引导下,企业在科技创新投入中将发挥主力军作用,不断提高科技开发资金的比重,增强自我研发能力,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同时,鼓励社会资金进入科技创新领域,增强全社会支持科技创新的合力。

    第二,搭好创新平台。建立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放,实现科学信息和科学数据共享,不断降低企业利用公共科技资源的成本。充分发挥国家及省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和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和设计中心、亚欧水资源研究与利用中心、湖南省工业设计创新平台等科技平台的作用,为企业创新提供更多的科技成果。加快培育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无形资产评估、知识产权代理等科技服务中介机构,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好的服务。

    第三,完善合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速度,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进一步建立、巩固和延伸湖南与中央各部委及央企的合作机制,借助其强大的实力,提升湖南科技创新水平。进一步完善泛珠三角、泛长三角及中部地区科技合作机制,扩大区域交流,为湖南科技创新注入新的活力。

    加快创新型湖南建设,人才是关键

    人才资源是创新型湖南建设的第一资源。人才的培养与使用,往往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世界银行的测算表明,投资于人才开发,回报率高达1500%。二战中,美苏盟军攻克德国柏林后,苏联人忙于抢机器,美国人则趁机抢人才,其结果是抢到人才的美国在科技领域笑到了最后。

    当今社会,人才市场虽然没有刀光剑影,但竞争却是白热化的。创新型湖南建设对人才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为打造创新型湖南的人才队伍,省委、省政府出台了《湖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15年全省人才总量达到630万人左右,到2020年达到780万人左右。建设庞大的人才队伍需要强有力的人才举措。

    首先,用真情实意感召人才。士为知己者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和个性特征。知识分子往往是“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赢得知识分子的心方可得到知识分子的人。三国时期刘备放下架子三顾茅庐,终于感动了诸葛亮,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聚集天下英才建设创新型湖南,需要以真情换真心,以实意换诚意。多尊重、多沟通,如此,将出现人才济济的生动局面。

    其次,用宏伟事业吸引人才。英雄有地用武,方可成为英雄。我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四千工程”、推进“四化两型”等宏伟大业,为各类贤才施展抱负和才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10年,我省将通过实施科技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等重点工程,争取让更多的院士、专家、各类技能型人才在湖南这片热土上一显身手。

    再次,用优厚待遇留住人才。良禽择木而栖,营造良好的环境是聚集人才的重要前提。市场经济条件下,花钱花得心痛,人才才会心动。我省将进一步完善鼓励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的奖励资助办法,全面改善人才的住房、保险、子女就业入学等生活配套条件,营造重才、惜才、爱才、留才的良好氛围,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不吹毛求疵,不责备求全。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主要内容的人才评价体系,鼓励人才干大事,帮助人才干成大事。

    加快创新型湖南建设,教育是基础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本平台。教育被重视的程度、水平的高低、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兴衰。以色列被外族侵占之后,以色列人提出惟一的要求是留给他们一所哪怕很小的学校。在他们看来,有学校就有希望。

    建设创新型湖南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迫切需要我省实现从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的转变。为实现这一目标,我省将突出抓好三个方面工作:突出基础教育的均衡性。通过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健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让农村与城市、穷人与富人的孩子享受到平等的教育。突出职业教育的实用性。完善“校-企”合作模式,让学生熟练地掌握专业技能,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突出高等教育的创新性。高校既是培育创新型人才的摇篮,也是发明创造的基地,我省将进一步改革教育体制、完善课程设计、加大投入力度、实施创新教育,不断提高高校办学水平与创新能力。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创新型湖南建设,时不我待。我们要统筹科技、人才、教育三大要素,以创新的精神建设创新型湖南,为湖南新的辉煌注入新的活力。

    (供稿 省委宣传部 执笔 陶庆先)

    短评

    变“湖南制造”为“湖南创造”

    “湖南一车猪,广东一车水”,稍有年纪的人,应该都对1990年代的这句“名言”记忆犹新。可现在,唐人神的一车猪肉深加工产品,不知要换回多少车广东水,而且我们还不见得乐意去换呢。云泥之别,原因何在?当然就是科技和创新的力量了。

    从拯救中国乃至世界的杂交水稻,到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的“炭/炭材料”;从计算能力达千万亿次的“天河一号”巨型计算机,到跑出“超引力速度”的南车动车;从刚刚驰援日本核电站的三一重工泵车,到……从传统农业大省,“蝶变”为高科技之都,“创新湖南”在全球视野下熠熠生辉。创新,是湖南发展的动力与活力。 

    创新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让创新意识深入到社会每一个细胞中去。 实现自主创新,变“湖南制造”为“湖南创造”,要抓核心技术,抓创新平台建设。一定要有开放意识、国际视野,在全球化浪潮中迎风破浪。要充分吸收借鉴世界先进科技成果,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同时也要勇敢走出去,积极参与、融入全球化的产业链,不断锻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单湘平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广告
   第A3版: 速读
   第A4版:公租房
   第A5版:广告
   第A6版:警惕碰瓷
   第A7版:都市·公共
   第A8版:又到清明
   第A9版:广告
   第A10版: 热线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 热线新闻
   第A13版:长沙市井
   第A14版:湖南新闻
   第A15版:谋新篇 促发展
   第A16版:黄页
   第A17版:帮手
   第A18版:小记者
   第A19版: 华声军事
   第A20版: 中国新闻
   第A21版:多国空袭利比亚
   第A22版:世界新闻
   第A23版:体育·健乐
   第A24版:文娱·看点
   第B1版:财经
   第B2版:财经·综合
   第B3版: 财经·分享
   第B4版:财经·观察
   第B5版:财经·互动
   第B6版:财经·关注
   第B7版:财经·操盘
   第B8版:财经·公司
   第C1版:楼市周刊
   第C2版:楼市·纵深
   第C3版:楼市·业界
   第C4版:北望金星
   第C5版: 广告
   第C6版:华声网事
   第C7版: 副刊·声色
   第C8版: 资讯超市
科技给力三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