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3月6日讯 教育无小事。今天下午湖南代表团举行全团会议,正好赶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来会场听取意见。这下,湖南代表团的代表们可充分展示了“教育强省”的专业素质,无论是学前教育还是高等教育,无论是教师代表还是基层代表,将教育面临的各类问题一一剖析得深刻全面。
“独木桥”要变“立交桥”
当主持人徐守盛省长宣布大家开始发言时,“大嗓门”的姜玉泉代表抢到了第一个提问机会。作为株洲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他向部长介绍了株洲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他建议完善中等、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纵向贯通的培养体系,建立“3+2+3”中高职、本科衔接人才的培养模式,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有多年民办教育经验的张剑波代表提出了“ 独木桥”要变“立交桥 ”的观点。“我们现在各个层次的教育都是脱节的,普通大学和名牌大学、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都应相辅相成。”
在说到“减负”问题时,张剑波直言不讳:“减负的关键是要改变现行教育制度,我希望袁部长能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民办学校教师要“扶正”
王石齐代表是邵阳县一民办学校校长,他给教师开出的年薪超过5万元,这在当地收入算较高的。但几年来,优秀教师流失现象仍十分突出,究其原因在于:“民办学校教师身份问题没有解决,享受不到公办教师的同等待遇。”他建议出台政策留住民办教师队伍,让手下的老师不要再跳槽到公办学校了。
通道侗族自治县第一完小校长蒙兰凤,也为自己学校缺老师,尤其是缺优秀老师的情况十分担忧。她建议设置一个教师资源库,像“天气预报”一样及时更新、预警,这样当某个学校教师资源出现问题或者结构失衡时,可以及时进行调整和补充。
省教育厅厅长张放平向袁部长请求,将湖南纳入“教师公转住房”建设的试点省份,让农村教师“安居乐教”。
建议取消职称外语考试
湘潭大学校长罗和安和吉首大学国际交流学院院长张苹英两位代表的建议都比较“尖锐”。“目前就业歧视现象比较普遍,一些企业在招聘时非‘985’、‘211’学校的毕业生不要。甚至有些政府也会设置门槛,来限制普通院校毕业的学生!”罗和安呼吁尽快出台《反就业歧视法》,确保人力资源建设合理发展。
职称制度的设置,导致部分老师急功近利,不钻研科研,学术态度不端正,张苹英说,这应该是高校目前最大的隐患。她建议取消职称外语考试,而只是在某些科目上将外语水平作为参考标准。■特派记者 黄京
声音
一边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一边是企业技工严重短缺,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这一现象尤其突出。建议适当缩小高等教育规模,将大学三本(独立学院)改成培养技工类人才的技术学校,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技工荒的难题。
——全国政协委员、利时集团董事长李立新
现在许多城市都出现了幼儿入园贵、入园难的问题。农村学前教育更是条件差,幼儿园和托幼设施少。建议政府应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并改变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方式,将经费直接补贴到每个幼儿的身上。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师范大学教授汤素兰
现场
部长难得说话
生怕漏听建议
短短2个小时的审议会,10名人大代表向袁贵仁部长提出了许多教育方面的建议,而他一一认真记录,生怕漏过一条建议。“湖南在全国率先实施‘教育强省’,教育改革发展和规划也一直处于前列。”袁部长很感谢大家能将教育突出的热点、难点和重点分析得深刻透彻,他表示,将把湖南代表的意见都收集好,再一一进行核实,并作为今后政策制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