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3版:体育·健乐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速读

第A3版
广告
 
标题导航
返回湖南在线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1年03月05日 星期六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象棋汉字标注外国人看不懂
浏阳老汉聂后昌发明了一种新象棋
图像象棋
看看你能认识几个
实习生 杨桦 记者 刘涛

3月4日,棋类爱好者聂后昌在长沙展示他发明的图像式中国象棋。记者 田超 实习生 陈杰 摄

▲3月4日,两名爱好者在试玩这种图像式中国象棋。

记者 田超 实习生 陈杰 摄

    城市大街小巷里,四处都能看到几位棋友围坐在一起杀得热火朝天,这足以看出中国象棋受国人欢迎的程度。但下中国象棋的绝大部分是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不像国际象棋和围棋一样在国际上都受欢迎。也许是中国象棋上复杂的汉字影响了传播,浏阳市北盛镇边洲村的聂后昌想要改变这种状况,他发明了一种图像中国象棋。

    “围棋走出了国门,在日本、韩国掀起了围棋热,而且现在水平已经很高。那为什么象棋就不能让外国人接受呢?”3月4日,聂后昌告诉记者,就是这样的疑问,让他开始思索对中国象棋的改造。聂后昌认为,棋子上的汉字是阻碍象棋走出国门的真正原因——外国人不识汉字,这成为聂后昌改造中国象棋的方向。从2005年开始,并没有美术基础的他靠着棋友们的建议和自己的琢磨,对棋子进行了三次改进,终于设计出了一副图像象棋,并在2008年获得了国家专利。

    聂后昌设计的图像象棋,根据原来每个棋子汉字的意义,转化成简单易懂的符号,类似于一种象形文字。改造后的中国象棋保持了原来的规则,但新的符号简单易懂,无论是中国人和外国人都能很快看懂。

    “第一批只做了500副,不过还是受到很多棋友的好评。”聂后昌告诉记者,“希望中国象棋让外国人也能接受,能够国际化、世界化。” ■实习生 杨桦 记者 刘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速读
   第A3版:广告
   第A4版:2011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第A5版:2011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第A6版: 2011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第A7版: 2011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第A8版: 住房限购令
   第A9版:探索“两型”
   第A10版:都市·公共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都市·公共
   第A13版: 长沙市井
   第A14版:长沙市井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湖南新闻
   第A18版:财经·互动
   第A19版:财经·业界
   第A20版:中国新闻
   第A21版: 世界新闻
   第A22版:副刊·情感
   第A23版:体育·健乐
   第A24版: 文娱·看点
图像象棋
看看你能认识几个
球迷还在回味陶鲍大战
这里有一片玉丹霞,可以免费看
NBA直播
战报3月4日
竞彩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