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中国·重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广告

第A3版
速读
 
标题导航
返回湖南在线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0年12月20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13年降26次药价,看病为什么还这么贵
医药代表“潜伏”医院 回扣药挤走廉价药
湘雅医学院副院长刘伏友:你开张回扣药单,农民要卖多少鸡蛋
我省医疗界老专家呼吁:收一次回扣,应终止医生职业资格

新华社 图

陈玉祥

胡卫民

张曙

陈晓兰

    日前,又一起医疗回扣丑闻被曝光,网友“黑心的药贩子”在一家论坛贴出疑似医药公司内部资料,浙江金华、丽水等地11家医院20余名医生涉嫌收受回扣。

    与此同时,国内享有盛名的湘雅医院,多名负责药品设备采购的员工被曝涉嫌商业贿赂,当地纪委等部门已介入调查。20天前,杭州“U盘回扣门”轰动一时;再往前,北京肿瘤医院2名医生被偷拍索要回扣视频…… 

    医疗回扣歪风令公众深恶痛绝。面对频频发生的医疗回扣丑闻,人们想知道,究竟哪一根链条断了?

    【回扣渠道更隐秘】

    医药代表“潜伏”医院

    近年来医疗回扣的送、收的渠道与之前更加隐秘。

    记者在湖南调查发现,湖南省娄底市一家大型医院药剂科的工作人员,同时竟是一些医药公司“潜伏”在医院的“医药代表”。

    该医院一位药剂师告诉记者,药房工作人员和医生一道,收取医药公司提供的20%-30%的回扣。她所在的药剂科共50余名工作人员,最严重的时候只有一两个人没参与推销药品。

    “类似情况正呈越来越多之势。”曾从事17年医药代表工作的业内人士李海林分析说,医药公司向医院渗透后,医药代表挨着科室偷偷塞红包等“初级手段”,正在向奖金、出国旅游、甚至公家账号走账等隐秘方式转变。

    “这是一种可怕的信号。”娄底市中心医院心血管病防治中心主任胡卫民,曾因勇揭医疗回扣黑幕获评感动中国人物。他说,回扣链条上的利益联盟越结越紧密,也令一些不愿同流合污的医务人员,很容易成为被排挤的“异类”。

    【回扣手段在翻新】

    高价药挤走政府定价药

    1997年以来,政府已先后实行26次药品降价,每次降价幅度为15%-20%。而公立医院的住院、看病费用,并未随之得到明显改善,权威专家分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医疗回扣手段也在不断翻新。

    自主定价药、合资药成为回扣“重点”。湖南省湘雅医学院常务副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刘伏友介绍,政府对列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的药品已限定最高价,但市场上现有药品近1.2万种,大多数药品仍属企业自主定价。

    “在公立医院,医生完全可以用高价的自主定价药品替代降价的政府定价药品。”李海林介绍,企业自主定价药价格高、回扣高,尤以合资药、进口药为甚。而这些药都是医生处方上的“常客”。

    湖南一位医药公司负责人介绍,一种名为“易瑞沙”的进口药,单价高达3000元,医生可得近千元回扣。

    另一方面,一些意在控制“大处方”的政策效果也被不断翻新的手段规避。今年3月份,家住湖南长沙市芙蓉区的王玲女士,在长沙一家大医院做剖宫产手术,8天住院期间,医生还让家人到门诊“额外”买了2000多元药。知情人士透露,这是因为有关部门规定了药费占住院费的最高比例。一些医生一方面通过增加检查,抬高住院费;另一方面一些价格高的药走门诊渠道,不列入住院费的统计。

    刘伏友直言,大体制不改,医生收受回扣的动力就难消除。

    【查处整治当用重典】

    “收一次回扣就别从医”

    梳理近期一系列医疗回扣丑闻可看到,种种处理结果并不令公众满意。

    湖南、安徽等地一些医疗界老专家提出,若想真正整治,收受一次回扣便终止医生职业资格这样的“杀手锏”值得尝试。胡卫民认为,应该让纪委、检察院等外部力量,牵头、参与整治医疗领域的商业贿赂行为。

    医德也是不容回避的问题。“实践证明,凡下过农村锻炼的医生,开药方时都‘手下留情’些。”刘伏友总结了自己的体会。他在担任湘雅二医院党委书记期间,要求部分医生支援山区基层医疗机构,“让他们知道一张开出去的药单需要农民卖多少鸡蛋,多少粮食才能换回”。

    揭黑勇士

    “举报勇士”多遭孤立

    一批实名举报大处方、收回扣内幕的医疗界“勇士”,曾如暗夜中的萤火,给人们带来慰藉。记者近期在湖南、安徽等多省对他们进行回访,却发现多数人至今未能走出孤立之境。

    湘雅医院的陈玉祥教授曾实名举报医院医疗设备、药品采购方面的问题。“举报后,经常接到威胁电话。”陈玉祥说,自己虽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还是感到压力太大。

    娄底市中心医院的胡卫民医生,是媒体曝光的“揭黑医生”中处境最好的。他说:“举报对我今后工作的不良影响已基本消除。但我为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和努力,却几乎没有触动回扣积弊。”

    而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曾坚持十年举报回扣的张曙医生,也在工作中遭遇巨大压力。记者日前多次试图与他联系未果。

    四川的肖汉伟医生,举报事件后被迫离开家乡。记者辗转了解到,他先后到山东、重庆的多家民营医院打工,目前下落不明。

    “治理医疗回扣,需要建立广泛发动内部参与监督的机制。”因揭露医疗黑幕被迫辞职的陈晓兰医生认为,有正义感的医生还是不少,但现行环境下,敢站出来讲真话的不多。

    “我觉得最重要是建立让好医生得益,让坏医生淘汰的机制。但现实中不愿参与回扣的好医生被淘汰,坏医生反而得利。”胡卫民认为,如何激活内部监督,对遏制医疗领域的商业贿赂显得尤为迫切。■均据新华社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广告
   第A3版:速读
   第A4版:今日焦点
   第A5版:今日焦点
   第A6版: 专题
   第A7版:都市·公共
   第A8版: 都市·公共
   第A9版:热线新闻
   第A10版:都市·社区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和你在一起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消费
   第A15版:中国·重点
   第A16版:中国·文摘
   第A17版: 世界·视点
   第A18版:世界·万象
   第A19版:体育·赛道
   第A20版:文娱·看台
   第A21版:财经·综合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 财经·分享
   第A24版:消费
医药代表“潜伏”医院 回扣药挤走廉价药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