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起,铁道部实施了新修订的《铁路旅客运输规程》和《铁路旅客运输办理细则》(以下简称新客规)。6日,铁道部运输局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称,新客规对普通旅客列车车票改签与原规定“办理改晚乘车签证手续最晚不超过开车后2小时”没有实质性改变。新规定主要是为了遏制票贩子的倒票行为(详见本报今日A05版)。
民众最关心的要点其实在于,“铁老大”终于改了口:开车后2小时内车票仍可改签。而之前,新客规规定“普通列车退票、改签需要在开车前办理,火车票迟到作废”,按照字面意思理解,这相当于取消了原规定中“办理改晚乘车签证手续最晚不超过开车后2小时”的条款。
新客规甫出,立马遭遇舆论反弹。针对新客规的合法性、合理性与公平性,民意透过网络、媒体,从各个角度、全方位立体式地发出了质疑声。民意汹涌可以用群情激奋加以形容,就连中消协也鲜见地高调批评说:“铁路新规某些条款不公道、不厚道、很霸道”,希望铁路部门能正视民意,对侵权条款进行修改。
新客规将以往只有春运期间才会发生的批评潮提前招来,“铁老大”显然“鸭梨”也很大。借助“答记者问”的形式,对新规加以再阐释,实际上是对新客规做出“实质性”修正。但毕竟“老大”许多年,不肯轻易认输认错,明明民意难违,也要找些牵强的理由维护最后的尊严。什么“没有实质性改变”,仿佛早已有便民预案,那何不在新规里明示?至于说是为了遏制倒票,其理由简直和“地铁家属免费乘地铁是为了防恐”一样令人咋舌:防倒票,就玩株连?果真有此良方,又何必闹什么车票实名制?至于对旅客影响小的说法,更是自相矛盾:新规的改变是针对所有乘客,这不是因小失大么?
而要是真算一笔账,受新客规影响的绝对人数并不小。按铁路部门自己调查分析的统计数据来说,现在旅客开车后改签的仅占总发送量的万分之四。以这个比例乘以今年1月至11月全国铁路共发送旅客155061万人的总量,仅11个月,也影响到六七十万人的出行,涉及的经济利益也是笔庞大的金额。涉及众多人切身利益的政策变动,怎能不事先征求民众的意见?关门立规立法,势必引发民意的反弹与反对。
因此,与其说新客规改弦更张是强大民意的胜利,毋宁说是“铁老大”的失策。强势的“老大”部门必须革新观念,放下架子,适应新的形势发展,真正以公共服务提供者的谦卑姿态,制定出与民意契合的善政良策,赢得最广泛的民意支持,才能树立起经得起考验的威信。
■赵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