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小莲 36岁 长沙芙蓉区居民】
10年前,常德人许小莲嫁到长沙时,心中有些忐忑,担心在这个大城市里找不到归属感。生下女儿刘诗音后,她很快把户口迁到了长沙。
2006年,诗音要读小学了。虽然女儿是长沙户口,但许小莲仍然担心学校会以自己曾经的户籍问题设置门槛。她敦促丈夫提前打听关系,甚至还准备了一些择校费。不过,许小莲的顾虑很快就打消了,诗音顺利进入芙蓉区育华小学读书。
到了2007年秋季开学时,芙蓉区在全省率先实现义务教育“零收费”。许小莲还记得带女儿去报到的那天,不用交一分钱的学费,就抱回一摞崭新的课本。
之后,许小莲老乡的女儿也来长沙读书,由于没有长沙户口,每期要比诗音多交100多元的学杂费和一些借读费。“钱并不多,但老乡心里不舒服。我安慰她,总有一天会好的。”今年秋季开学,许小莲的话变成了现实,所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一费制”全免。
现在,许小莲居住的楼栋里涌现了越来越多南腔北调的邻居,不管是来自哪个城市的孩子,都可以在家门口免费上学了。
新闻背后
2005年,在长沙城区就读义务教育学校的农民工子女人数为33055人,2010年已达67692人,年均增长率达20.1%。
“十一五”期间,长沙市教育局制定了《长沙市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入学的报名办法》,明确接受农民工子女入学的定点学校及学区划分,并在确保农民工子女就读、入团、入队、评优、评先等与城区学生一视同仁等方面出台了很多政策。
从2005年秋季起,长沙市对家庭贫困的农民工子女实行了“一费制”全免入学;在此基础上,从2008年秋季起,对所有农民工子女实行了免杂费入学;从2010年秋季起,实施所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一费制”全免。“十一五”期间,全市财政性教育投入总量达218亿元,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子女在城入学率达到100%。
■记者 黄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