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财经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速读

第A3版
今日焦点
 
标题导航
返回湖南在线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0年12月07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股市,“忽悠市”?
皮海洲

   12月1日,《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中国股市下一个20年怎么走》一文将国外投行高盛再次推向了风口浪尖。11月12日高盛的“双面人”表演,无疑让国内的投资者再次见证了国外投行丑陋的一面。

    这已不是国外投行第一次忽悠国内投资者了。包括高盛在内的国外投行,忽悠国内投资者早就是恶贯满盈了。为了做多而唱空,为了做空而唱多,这早就是国外投行们的拿手好戏。如2008年11月6日、7日瑞银通过大宗商品平台狂吸近10亿元蓝筹。而在此之前的10月31日,瑞银发表的投资策略还对A股大肆唱空,称“尽管目前A股很便宜,但仍不是买入的时机”。

    国外投行为何能一次次忽悠国内投资者,并成为中国股市的重要操纵者?笔者以为有这样几点是值得关注的。

    首先,是国外投行确实具有较高的投资水平以及对市场的研判能力。比如11月12日高盛建议其客户卖出手上获利的全部中国股票,这样的操作显然是非常正确的。正因为国外投行确实具有较高的投资水平,所以投资者很容易相信他们,以致最终被他们所忽悠。

    其次,国外投行与我国政府的高层“走得很近”,一些很重要信息甚至是国家机密,国外投行们往往也能提前获得。这增加了国外投行在国内投资者心目中的权威性。最明显的事件是2008年11月四万亿经济刺激措施的出台。其实还在2008年8月,当时还处于从紧的货币政策,摩根大通经济学家龚方雄就在发给客户的报告中称,中国的政策制定者们一直在考虑一项总金额至少为人民币2000亿~4000亿元的经济刺激方案,并可能于年底前放松货币政策。后来的事实证明,龚方雄所言精准无比,国外投行的权威性无疑令人叹服。

    其三,国外投行之所以能频频忽悠投资者,也与中国股市的土壤有关。即中国股市本身就是一个“忽悠市”。比如上市公司忽悠投资者;发行人与保荐机构忽悠投资者;券商以及一些咨询机构发布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与报告忽悠投资者;甚至包括基金、保险机构在内的一些机构投资者唱多做空、唱空做多忽悠投资者。不仅如此,在中国股市里,各种谣言与传闻盛行,让投资者不知道“风从哪个方向吹”。正所谓“不忽悠白不忽悠,忽悠了中国股市监管者又能奈之若何”? ■本报特约评论员 皮海洲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 速读
   第A3版:今日焦点
   第A4版:今日焦点
   第A5版:今日焦点
   第A6版: 都市·公共
   第A7版:都市·公共
   第A8版: 都市·公共
   第A9版:都市·公共
   第A10版:广告
   第A11版: 都市·公共
   第A12版:法庭笔记
   第A13版:热线新闻
   第A14版:都市·社区
   第A15版:都市·社区
   第A16版:生活黄页
   第A17版:华声网事
   第A18版:中国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世界新闻
   第A21版:华声军事
   第A22版:文娱·看点
   第A23版:广告
   第A24版: 体育·赛道
   第B1版:财经
   第B2版:财经·分享
   第B3版:财经·关注
   第B4版:为“2010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候选人喝彩
   第B6版: 财经·操盘
   第B7版:财经·互动
   第B8版:楼市·关注
雀巢奶粉涨价,每月多花120元
“西气”提前入“两湖”,我们舒了一口气
明年油价或达到每桶100美元
中国股市,“忽悠市”?
外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