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都市·社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速读

第A3版
今日焦点
 
标题导航
返回湖南在线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0年12月07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应对“涨声”
大学生计算器随身带
记者 黄静

    本报12月6日讯 “物价上涨,不能随便下馆子了。”“一周去趟超市的频率得调整了,随便在里面一转,100元就不见了”……高校大学生没有基本收入来源,靠父母供度,但他们同样是消费的主力军,物价上涨使他们不得不在生活费上精打细算起来。最近,长沙一些高校甚至出现了随身携带计算器算账的学生。

    生活费跟着物价“涨”两次 

    陈茁是湖南师范大学08级学生,从9月开学至今3个月时间,她的生活跟着物价一起“涨”了两次。“鱼香肉丝煲仔饭就由原来的10元涨到12元,11月份又涨到了14元。”

    陈茁介绍,开学初家里给她每月的生活费是800元,10月份因为饭菜涨价了,家里便给她每月1000元。“到了这个月,爸爸给了1200元。”为了精打细算,陈茁开始记账,除了必要的开支,一分钱都不多花。

    解决经济危机靠团购

    为了省钱但又不降低生活质量,大学生们也开始了“团购”,湖南广播电视大学的刘婷婷是团购网站的忠实拥趸者。“上礼拜同学过生日,很多品牌蛋糕店的蛋糕都要一百多元,最后通过团购买了一只八寸蛋糕,只要48元,省下近百元。”

    业内有关人士表示,面对物价上涨,记账和团购不失为一种省钱方式,有效节省每月“缩水”的零花钱。■记者 黄静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 速读
   第A3版:今日焦点
   第A4版:今日焦点
   第A5版:今日焦点
   第A6版: 都市·公共
   第A7版:都市·公共
   第A8版: 都市·公共
   第A9版:都市·公共
   第A10版:广告
   第A11版: 都市·公共
   第A12版:法庭笔记
   第A13版:热线新闻
   第A14版:都市·社区
   第A15版:都市·社区
   第A16版:生活黄页
   第A17版:华声网事
   第A18版:中国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世界新闻
   第A21版:华声军事
   第A22版:文娱·看点
   第A23版:广告
   第A24版: 体育·赛道
   第B1版:财经
   第B2版:财经·分享
   第B3版:财经·关注
   第B4版:为“2010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候选人喝彩
   第B6版: 财经·操盘
   第B7版:财经·互动
   第B8版:楼市·关注
火再大,他都能教你逃生
新丰社区来了
一群“小红帽”
应对“涨声”
大学生计算器随身带
热辣不减
浅谈糖尿病的中西医合并用药
出现意外,大学生疾呼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