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速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速读

第A3版
今日焦点
 
标题导航
返回湖南在线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0年12月1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与国际接轨的医改承诺背后有中国式期待
赵强

卫生部党组书记、副部长张茅透露,计划到“十二五”末,把个人承担看病费用的比例减至30%以下,达到国际水平。据悉,医改启动一年多来,各级政府已投入5000多亿元人民币。(详见本报A19版)

这应该是个令人欢欣鼓舞的“与国际接轨”。长期以来,不成功的医改将医疗与教育、住房一起挤兑成了民生的“新三座大山”。之所以让民众有“山”一般的沉重感,重要的原因真的在于,大部分费用皆由老百姓以一己之力承担。有资料显示,2009年卫生总费用中政府投入占24.7%,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平均为75%左右),也低于很多发展中国家水平(平均为55%左右)。由此看来,五年内把个人承担看病费用的比例减至30%以下,真不简单。

承诺的信心,来自于新一轮医改启动以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到去年底,各级财政投入增长了30%,统计监测数据表明:截至今年9月,已有8.32亿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率达95.9%以上;人均筹资标准达154元,住院病人政策内报销比例已经达到60%。——显然,加大医疗投入已成举国共识。有了钱,说话也就有了底气,承诺就不再会是无米之炊,医改也就不能再是纸上谈兵。

不过,透过包括网上舆论在内的反馈来看,民众的期待带有“中国特色”的迟疑,大致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期待医疗资源能够均衡投入与分配。在我国,“倒金字塔”型的医疗资源分布格局一直让人忧虑:70%左右的卫生资源在城市,高新技术、优秀卫生人才又集中在大城市的大医院,广大农村只拥有30%左右的卫生资源。这种状况不改变,“看病难”依然是个问题,特别是边远地区的广大农村民众只能再次享受到“被平均”的进步,看病费用分担比例降低也将没有意义。

二是期待医疗费用总体不要上涨过快。2008年全国医院次均门诊和住院费用分别为1991年的12.5倍和10.1倍,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6.0%和14.5%,比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增长率高10多个百分点。在通胀形势下,如果不更加严格控制医疗费用的上涨势头,势必抵消医疗投入增加带来的福利。五年后,即便个人承担看病费用的比例降得更低,可能看不起病的人仍然不少。

民众的期待隐含着忧虑,卫生部门尚需在持续加大投入、公平分配资源、严厉压缩支出等各方面内外兼修,才能给大家更多信心,治好“看病难,看病贵”的顽疾,至于能不能在某个数字上与国际接轨,反而不那么重要。 ■赵强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速读
   第A3版:今日焦点
   第A4版:今日焦点
   第A5版:广告
   第A6版:广告
   第A7版:民生调查
   第A8版:民生调查
   第A9版:都市·公共
   第A10版: 都市·公共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专题
   第A14版:都市·公共
   第A15版: 热线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都市·社区
   第A18版:华声网事
   第A19版: 中国·重点
   第A20版:中国·文摘
   第A21版: 世界新闻
   第A22版:文娱·看点
   第A23版:广告
   第A24版:体育·赛道
   第B1版:财经
   第B2版:财经·分享
   第B3版:财经·分享
   第B4版:“2010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候选人喝彩
   第B5版:财经·公司
   第B6版: 财经·操盘
   第B7版: 财经·理财
   第B8版:财经·创富
   第C1版:汽车周刊
   第C2版: 汽车·市场
   第C3版:汽车·业界
   第C4版:汽车·业界
   第C5版:汽车·市场
   第C6版:汽车·业界
   第C7版: 汽车·业界
   第C8版:汽车·市场
   第C9版:汽车·市场
   第C10版:汽车·本土
   第C11版:汽车·热点
   第C12版:汽车·本土
   第C13版:汽车·热点
   第C14版:副刊·记忆
   第C15版:副刊·新知
   第C16版:资讯超市
与国际接轨的医改承诺背后有中国式期待
蔡锦成
湘南有阴雨
其他地区天气好转
1930年代国语教材受追捧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