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都市·帮手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速读

第A3版
今日焦点
 
标题导航
返回湖南在线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0年11月3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牵线,两辛亥志士后人赴湘寻亲祭祖
记者 王文 实习生 张懿

本报11月2日讯 “感谢你们的热情帮助,我们终于找到父亲的墓地。”辛亥革命志士黎萼之子、年届70的黎承纲对记者说。今天下午,黎萼后人从广州等地集体赴湘祭扫。至此,经本报报道,已有2位辛亥革命人士的后人在湘找到亲人。

“你们的报道让我找到了亲人”

“我阔别长沙都有60多年,如果不是你们的报道,我们可能找不到父亲的墓地了。”今天下午,黎萼之子黎承纲和妹妹、儿子、女人以及当地族人一行15人一同祭扫了黎萼墓。祭扫后,黎承纲找到了本报记者表达了谢意。

据黎承纲介绍,父亲的墓穴并非在岳麓山上,而在老家黎托乡林家冲黎家祠堂附近。黎承纲说,今年4月,在看了本报关于岳麓山有不少辛亥革命志士墓葬被毁的报道后,曾赴湘寻墓但无果,今年7月25日,他又带着儿子、女婿再次赴老家长沙黎托寻墓。在当地政府和族人的帮助下,黎承纲几经周折,最终找到了父亲的墓地。

“我要向你们报社表示感谢”

“我代表曾一骊,向你和你们报社表示感谢!”11月2日下午,汤铸庸向记者转达了辛亥革命人士曾传范孙女曾一骊的谢意。曾一骊委托汤铸庸表示,正是三湘都市报的跟踪报道,让她找到亲人并如期回老家探亲扫墓。

汤铸庸是曾一骊的姑父。据他介绍,今年10月11日,与他取得联系后,曾一骊就从加拿大远赴益阳探亲扫墓。曾一骊祖籍益阳,与益阳的亲人失去联系已经20多年,今年4月,本报报道了她的姑父汤铸庸在岳麓山祭扫的事。曾一骊通过在加拿大的朋友才看到本报报道与亲人取得联系。

■记者 王文 实习生 张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速读
   第A3版:今日焦点
   第A4版:今日焦点
   第A5版: 今日焦点
   第A6版:都市·公共
   第A7版:都市·公共
   第A8版:都市·公共
   第A9版: 热线新闻
   第A10版:广告
   第A11版: 热线新闻
   第A12版:民生调查
   第A13版: 民生调查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都市·帮手
   第A16版:都市·社区
   第A17版:华声网事
   第A18版: 广告
   第A19版:中国·重点
   第A20版:中国·文摘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世界·视点
   第A23版:广告
   第A24版:世界·视点
   第A25版:世界·万象
   第A26版:文娱·看点
   第A27版:文娱·看台
   第A28版: 副刊·身心
   第A30版:足球反赌扫黑
   第A31版:分类广告
   第A32版:小记者
   第B1版:财经
   第B2版:财经·关注
   第B3版:财经·分享
   第B4版:财经·操盘
   第B5版:财经·互动
   第B6版:财经·关注
   第B7版:财经·收藏
   第B8版:财经·理财
   第C1版:汽车周刊
   第C2版:汽车·新车
   第C3版:汽车·市场
   第C4版:汽车·焦点
   第C5版:汽车·业界
   第C6版:汽车·本土
   第C7版:汽车·本土
   第C8版:汽车·市场
双胞胎丢了一个
同时走失的还有患病老母
本报牵线,两辛亥志士后人赴湘寻亲祭祖
下车才一会的哥就跑了
还拖走了她的双喜包
招聘10名女美容师
吹响卵巢囊肿终结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