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陈传书11日表示,“十二五”期间,全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亿人。再过两天,16日又是重阳节了。有关老人群体的消费与养老问题也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本报从今日起推出系列报道《不一样的老年生活》,敬请垂注。
■记者 谈金燕
国庆节一过,天气骤然变冷,湖南即将迎来极寒天气。然而,湖南大学退休老师黄教授、施教授夫妇一点都不着急,连过冬的衣物都不打算翻出来。因为他们早已定好了北海一套别墅,打算在那个温暖的地方呆上3、4个月。和他们一同“迁徙”的还有20多个老同事。这种“定向迁徙”已经进行了好几年,团队越来越稳定,经验也越来越丰富。今年的不同就是,他们找到了更省力的方法。
一股巨大的商机正在涌现。
3000退休教授大部分子女在国外
黄教授、施教授一个73岁、一个71岁。可他们精神矍铄、乐观幽默的样子,一点也看不出已届古稀之龄。家住湖南大学北校区的黄教授、施教授夫妇,每到夏天就会到浏阳大围山上去“消暑”,每到冬天就飞往三亚“过冬”。他们一住下就是按月计算,每年呆在家中的日子大概也就半年左右,是名副其实的“候鸟老人”。
“湖大退休教授去年就有2700多人,今年只怕会突破3000人。”黄教授向记者介绍,“这些退休教授的特点就是,收入较高、有医保,大部分的子女都在国外。我们结伴出去度假几乎没有后顾之忧。”
喜欢2000多元包食宿的宾馆
“我们在外一起生活几个月,氛围就还像在社区一样。”黄教授说,“我们会一起散步、一起吃饭、一起到海边游泳、一起打牌、打麻将,过得比在家中还好。比如说吃饭吧,在家也就老两口一起吃,最多炒两三个菜,少了没有味,多了吃不完。但‘度假’时就不一样了,10个老人一桌,可以吃十来个菜。花样也多了。”
施教授告诉记者,经常“迁徙”让他们的身体更好了,各迁徙地也眼看着越来越红火。
“我记得到大围山消暑的第一年,也就1600元包一个人一个月的食宿;到第二年就是1800元了;到第三年就到了2250元。我们在老百姓家里也住过,但更多的是住森林宾馆。虽然宾馆硬件比较老旧,但服务人员态度特别好。”
“2000多元一个月包食宿是不贵的。”黄教授算了一笔账:“夏天省了空调费,冬天省了取暖费,合计起来也是几千。”
普通宾馆能改成“养老村”就更好了
“三亚人太多了,今年冬天我们打算去北海。从今年开始我们也打算修改度假方式。”
“早几年,我们都是自发去度假,自己义务踩点,然后回来一传十、十传百。但现在年纪大了,都靠自己去踩点还是比较困难的。我们觉得如果有一个全国性的家政公司来帮助我们就好了。”黄教授想得很长远:“有家政公司的当地机构帮我们踩点、落实住处,这样每年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一两个地方去度假。我们住过去后,还可以让家政公司为我们提供保姆服务。这种自由式订单不是比宾馆式订单更让我们觉得方便吗?”
“今年的北海之旅,我们正在进行这样的尝试。通过一个全国性的家政公司落地,由他们租赁一片别墅群,然后我们自付机票、自管医保,入场居住。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和以往相似的支出下,享受带家政公司保姆服务的度假。”
“其实现在人口结构老龄化,‘候鸟老人’也越来越多。我们多希望度假地能多一些专门针对老人的‘养老村’。有老年人喜欢的慢娱乐设施、能定期放点怀旧电影,有小规模医疗诊所,吃天然食物,有可信赖的钟点工,最好把老人们的子女探望也能安排进去。那就更有家的感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