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广告

第A3版
速读
 
标题导航
返回湖南在线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0年7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蜕变
——长沙大河西先导区二周年巡礼之三
文/本报记者 李琪 图/本报记者 童迪

▲“两型社会”的建设就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让更多农民转变为市民。

望城县光明村。

每个农民都享有受教育的机会,为先导区“农民转为市民”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文/本报记者 李琪 图/本报记者 童迪

长沙的夏天,酷热,特别是到了中午时,屋外的光线白花花直刺人眼。

7月23日,长沙市岳麓区天顶乡川塘村村民彭忠,和往常一样,从大清早就奔波在工地上。滚烫的太阳光线,没有一点折扣,直直刺在他手臂上、脖子上。一点也不觉得热,彭忠心里反而有股沁凉的舒服味儿。天气再这样晴一阵子,承包的项目就能提前完工,30万的工程款就可以领到手了。

彭忠早做好了打算,可以的话,接下来的一个月不接项目了,好好休息下,承诺了带老婆孩子去看世博会的呢。

变了,变了。

彭忠摇头感慨,要不是大河西先导区建设,村里搞征地拆迁,他一定还过着全家吃低保的窝囊日子,哪有现在年收入20多万的好光景?

[身份变]

50万农民

进城当市民

大河西先导区规划的1200平方公里范围内,50万农民面临洗脚进城。在先导区的建设过程当中,综合配套改革和城市开发建设的重点,就是要解决城乡统筹的问题。

之前,长沙市副市长、长沙大河西先导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赵文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这“两型社会”的建设,尤其需要探索的,就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让更多农民转变为市民。他说:“中国的7亿农民,如果有5亿变成了市民,我们现在的房地产市场疲软,内需不足等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为此,大河西先导区管委会在2009年就安排了1个亿的预算,以加速先导区范围内的农民向市民转化的步伐。同步进行的是,将失地农民全部纳入社会保障,做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先导区建设两年来,探索出了自己一套农民身份转变的“快速”模式。那就是,改变过去提供安置房的办法,实行完全的货币化安置,让农民住进城市里,生活在城市里。没有被列入城市规划的农村地区,如果农民想进城成为市民,大河西也“欢迎”。凡属居住在土地整理区的农民,如果愿意放弃宅基地和承包地,政府也可以提供资金帮助他住进城市。

[生活好]

让“新市民”重新生根

农民住进城里,就算是新市民么?当然不算,拥有了城市的物质环境,还得融入其中的生活习俗。

长沙市岳麓区梅溪湖街道联络村村民邓园,一家5口人,领到了近80万元的补贴,花40多万在麓山润城买了个140平方米的房子。但让邓园恼火的是,住进了城里的小区,农民身份成了城镇户口,一家人的生活习惯,却面临着极大的“考验”。

首先出问题的是父亲邓石原。老人家把以前留下来的丝瓜种子带来,把小区一块草皮揭了,种上了自己的丝瓜。“当天,物业公司的人就上门了,说我老爸破坏了公共绿地,要赔500块。”邓园好说歹说,才给赔了300。接下来出问题的是妻子刘芸,丈母娘送来一只土鸡,她用绳子将鸡一拴,就养在了电梯出口的走廊里。“对面的邻居不干了,说有臭味,还有细菌,物业公司的人又找来了。”

“我们农村里,哪会讲究这么多!”不能种菜、不能养鸡养鸭、不能躲在草丛树林里“解手”,邓园笑称,为了给他们这些进城的“新市民”培养生活习惯,物业公司还给他们家上了节“市民素质教育课”。

如何让市民如蛇蜕皮一般,蜕变成为新市民?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陈润儿表示:“我们要使每个农民都享有受教育的机会,为先导区‘农民转为市民’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就业易]

三分之二新市民自主创业

要真正让“新市民”安身立命,还必须让他们谋到“饭碗”。两年来,劳动部门开办了50余期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班,有近1万农民参加了免费技能培训。组织征地农民专场招聘会20场次,向企业推荐就业5000余人,通过政府购买物业岗位、安排交通劝导员、协管员等方式安排公益性岗位2000余个。征地农民中三分之二的劳动力进入二、三产业,成为产业工人。

同时,大河西先导区极力支持新市民自主创业。长沙在中部省会城市中房价是最低的,拆迁补偿标准却是较高的,以一类砖混结构住房为例,每平方米建筑面积补偿2500元,补偿给农民的钱在买了住房后,还有剩余,使他们有资金进行二次创业。目前,先导区拆迁农民中的三分之一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

在梅溪湖、洋湖垸等片区,被征地农民户均购商品房200平方米以上,新购运输车、工程机械1000多台。长沙几大汽车销售公司甚至将汽车摆到拆迁现场,方便农民选购。

结语

人文生活变

先导区蜕变

蜕变,是通过一段时期的茧封或是焰炼,涅 的过程。蜕变是极其美好的,因为会有改变,有对新事物的期盼带来的兴奋,还有对原来的决裂,珍惜蜕变的过程,拥抱希望。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总是轮流转。

与上海“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相反,多年来长沙河东河西发展不均衡,河东发展日新月异,河西却是步履蹒跚。但当大河西先导区开始建设之后,这种局面瞬间打破,用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陈润儿的话说,“长沙的未来看河西!”

这样的“过河”之变,最先体验到震动的,当然是在河西生长、世代耕耘土地的农民。最先受到“惠泽”的,也是他们,洗脚、上田、进城,转变成为“新市民”。先进的安置模式,与城镇居民一样的社会保障,多种选择的就业途径,其实,对农民来说,进城比在土地上播种、收割容易得多。可能还是有不舍,因为硬环境只需融入,而软习性却要时间来改变。就如同长沙市岳麓区梅溪湖街道联络村村民邓园的老父亲一般,舍不得家里的丝瓜种,或是习惯了养鸡,甚至习惯了尿急便站在草丛里解决。这便是蜕变的“阵痛”,用心体验,蜕变之后就是新的世界。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广告
   第A3版:速读
   第A4版:今日焦点
   第A5版:今日焦点
   第A6版:都市·公共
   第A7版: 都市·公共
   第A8版: 特别报道
   第A9版:特别报道
   第A10版:特别报道
   第A11版:都市·公共
   第A12版:都市·公共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 热线新闻
   第A15版: 都市·社区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 都市·社区
   第A18版:生活黄页
   第A19版: 华声网事
   第A20版:中国新闻
   第A21版:华声军事
   第A22版:世界新闻
   第A23版:广告
   第A24版:体育·赛道
   第B1版:财经
   第B2版:财经·分享
   第B3版:财经·理财
   第B4版:财经·操盘
   第B5版:财经·公司
   第B6版:财经·专题
   第B7版:财经·关注
   第B8版:小记者
   第C1版:文娱
   第C2版:精英博客
   第C3版:副刊·新知
   第C4版: 副刊·声色
   第C5版:三湘楼市
   第C6版: 楼市·调查
   第C7版:楼市·资讯
   第C8版:广告
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