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4版:副刊·情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速读

第A3版
广告
 
标题导航
返回湖南在线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0年7月16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谁在拍卖中国》

吴树 著

山西人民出版社

他打了一场

挽回面子的漂亮仗

5天后,小刘出现在伦敦佳士得拍卖现场,目标是那只元青花玉壶春瓶。初上拍场的小刘显得有些惴惴不安。“老板,开始了……20万英镑!”“跟!”电话里传来老板明确的指示。

拍卖开始后,路金龙用越洋电话遥控现场,指挥委托人参与竞价。那只元青花玉壶春瓶的价格一路飙升到接近100万英镑。这时候,场上与小刘抗衡的只剩下一个香港人。很快,价格高出100万,小刘有些胆怯了。

路金龙接到报告后,准备通知小刘一拼到底。可偏偏在这个时候,越洋电话中断。等到线路重新接通的时候,在伦敦拍卖现场的小刘由于没能及时得到老板的指示而停止了叫价,拍卖师已经一锤定音。短短几秒钟时间的电讯中断,使得路金龙第一次进军国际拍场出师不利。

几个月后,路金龙重回伦敦拍场,打了一场挽回面子的漂亮仗。有一家伦敦当地的报纸这样写道:“……在2001年伦敦苏富比中国工艺品专场拍卖会上,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富豪出手阔绰,他显然不懂英语,在竞买一件以80万英镑起拍的中国古代官窑瓷器时,由于随从无法保持同步语译,他不停地上下挥舞着手里的号牌。当拍卖师宣布以他160万英镑的最后报价成交时,他还没意识到这场‘战事’已经结束,再一次举起了手里的号牌,引起哄堂大笑。直到翻译告诉他,‘我们胜利了!’他才满面红光地站起来……”

2003年,在苏富比的一次拍卖会上,路金龙花费150万美元,用高于起拍价10倍的价格买下一件清代官窑瓷器,再次成为国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国内一家报纸报道了路金龙在北京翰海拍卖公司的一次竞买:“那是清代王石谷一幅名为《溪山行旅图》的手卷,不少藏家对这件拍品的真伪存疑,开拍前有人听说路金龙已经看中了这幅画卷,原因只是上面有一个图章与晶宁集团的印章很相似。路金龙不管不顾,声称这幅画与自己有缘,并指令手下‘无论什么价都不能放过’。最终,这幅画被路金龙的委托人以599.5万元人民币的天价买下。”其实,在富豪收藏者的圈子内,路金龙属于头脑比较冷静的那类人。他起步早,买的东西相对便宜一些,而且他能抓住机会及时出货。就拿这幅《溪山行旅图》来说,3年后他就以1800万元人民币的高价脱手,足足赚了3倍。(2)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速读
   第A3版:广告
   第A4版:今日焦点
   第A5版:今日焦点
   第A6版: 都市·公共
   第A7版: 都市·公共
   第A8版:都市·公共
   第A9版:热线新闻
   第A10版:都市·社区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都市·社区
   第A13版:影像·目击
   第A14版: 生活黄页
   第A15版:小记者
   第A16版:华声网事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中国·重点
   第A19版:中国·世态
   第A20版: 华声军事
   第A21版:世界新闻
   第A22版:首届长沙社区文化节
   第A23版:首届长沙社区文化节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华声人才
   第A26版:招聘专刊
   第A27版:招聘专刊
   第A28版:招聘专刊
   第A29版:招聘专刊
   第A30版: 分类广告
   第A31版:招聘专刊
   第A32版:广告
   第B1版:财经
   第B2版: 财经·关注
   第B3版:广告
   第B4版: 财经·分享
   第B5版:财经·操盘
   第B6版:财经·操盘
   第B7版: 财经·理财
   第B8版: 财经·理财
   第C1版:文娱
   第C2版: 文娱·看台
   第C3版:精英博客
   第C4版:副刊·情感
   第C5版: 副刊·百家
   第C6版:三湘楼市
   第C7版:楼市·关注
   第C8版:广告
爱之初点菜
执著的企图
狭路相逢的礼物
《谁在拍卖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