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山经济开发区概况
人口:10万
面积:54平方公里
经济:2009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1亿元,增长25%;工业总产值98亿元,增长35%;固定资产投资37.1亿元,增长62.1%;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亿元。
城市名片:湖南省重点经济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湖南省综合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优秀工业园区;全省招商引资先进区;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
朱晓平简介:
朱晓平,男,汉族,湖南常德人。1980年2月参加工作;198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文化。先后担任常德县供销社主任、党组书记、鼎城区财办主任、党组书记;常德肉联厂党委副书记;津市市委副书记;湘北工贸总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常德市财贸办主任;市商业行业办党委书记、主任。
1999年6月任安乡县委副书记、代县长,2000年1月任县长,2001年12月石门县委书记。2006年9月常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2006年11月兼任德山经济开发区工委书记。
向绪彦简介:
向绪彦,男,汉族,湖南慈利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1978年12月参加工作,先后担任常德地委机要科干部,地委保密委副科级秘书,常德市委机要科副科长、正科级研究员,鼎城区石门桥镇党委书记,常德市委综调室副主任,业务指导科科长,市民族宗教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1999年5月担任常德市鼎城区委常委,区委办主任,2002年6月任鼎城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2004年9月任区委副书记,2006年6月任常德市委副秘书长。2007年2月任德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工委副书记。
这是一方传承着古老文明的圣地,德祖先贤善卷曾于此施教化、启民智。尧舜争相慕拜禅让天下,德山因此而得名。
这是一座迅猛崛起的工业新城。从1992年7月成立,不到20年时间,德山经济开发区各项经济指标成几何级快速增长,让德山人无比自豪;旧城新区面貌日新月异,让德山人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今天的德山人正用激情与智慧,谱写着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跨越发展,并驾齐驱的华美乐章!
常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德山经济开发区工委书记朱晓平认为:“走工业化集聚与城市扩张协调并进的发展道路,把欠发达地区开发区建成‘工业新城,城市新区’既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又是工业发展的迫切要求;更是发达地区成功经验。”这就是德山经济开发区领导者们在德山工作中的思考与实践;也是德山经济开发区科技兴区、跨越发展的成功之道。
拓宽思路:打造工
业新城 城市新区
“善德文化是德山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德行天下,和谐奋进,敢为人先是德山人朝着‘工业新城,城市新区’迈进的进军号角。德山的迅猛发展得益于常德市委、市政府的英明决策和大力支持,得益于开发区工委和管委会始终坚持拓宽思路,打造工业新城,城市新区的发展定位”。在回顾近几年德山的工作时,德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向绪彦深有感触。
德山是常德市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发德山的热潮中,常德七一机械厂、常德棉纺厂、常德纺织机械厂、洞庭制药厂、湖南省柴油机厂等20多家大中型企业相继建成投产,为常德的经济发展作出过积极贡献。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中,由于种种原因,德山企业陷入了重重困境,发展步伐停滞不前。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给德山的发展带来了春风,德山经济开发区从成立之初就肩负起了改造和发展这一老工业基地的历史使命。
时代的变革为德山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按照“工业新城、城市新区”的发展定位,围绕“项目立区,产业强区,科技兴区”的工作思路,坚持以“重大项目引进,产业集群发展,专业园区建设”为主攻方向,德山开发区在短短的十多年中先后投资20多亿元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区内道路宽敞平坦,水电、燃气、通讯等配套完备,拥有日供水量60万吨的自来水厂和年供气量1亿立方米的管道燃气站,二座220千伏、三座110千伏的变电站,为投资企业生产、生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工业发展过程中,德山开发区一方面积极招商引资,一方面对原有工业企业进行升级改造,常德棉纺厂、常德七一机械厂等一大批骨干企业成功蜕变,成为了德山工业的中坚力量。为吸引和鼓励广大投资者前来德山投资兴业,常德市委、市政府实行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华电集团,恒安集团,湘投控股,三一重工、中联重科,湖南海利,桂林三金,泰格林纸,泸州老窖,通威股份,金健米业,大湖股份,湖南科力远,德力西,新希望等一批国际国内集团(公司)纷至沓来。现在,在德山开发区投资的上市公司已近20家,装备制造,林纸、电子和新材料三个主导产业,纺织、食品、医药三个骨干产业基本形成,2009年德山工业总产值近百亿元。初步实现了“产业集群、重大项目、园区形象”上的突破。
强化服务 : 为工业腾飞构筑坚实基础
德山经济开发区在明确“工业新城,城市新区”的定位之后,在大力发展工业的同时,一定要用“工业化与城市化并重”的理念去规划、建设、经营、管理开发区,重点在科学编制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多元化,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几个方面狠下功夫。这是德山开发区领导者对德山发展问题的又一探索。
为改善和加强对企业和项目的服务,德山开发区不是简单地“筑巢引凤”,而是通过建立健全与工业发展相配套,与城市化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开发区整体健康的向前迈进。为此,德山开发区成立专门的政务中心,对入区项目推行“一站式”审批,一个窗口对外,一套班子专抓的服务模式。近几年中由于城建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园区内主次干道路网拉通,金融、教育、文化、医疗以及生活服务等城市功能的配套与提升,为投资企业创建了优良的居住环境和工作条件,同时也为企业发展储备了足够的后备人才,增强了开发区的支撑力。
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德山开发区内企业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德山开发区一是主动上门服务,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主动为企业解决发展难题,二是给予中小企业资金扶持,三是组织“企业家论坛”活动,让入园企业“抱团”,相互支持,增加抵抗金融危机的能力。与此同时,在引进项目时开发区能够理性地去选择,按照产业的需求去招商,按照拥有的资源去招商,在开发方式上,启动了土地连片开发,先完成征地拆迁安置,再引进项目落户,这样既减少了企业入园后产生的不必要的麻烦,又加快了企业入园后投资的速度,在投入机制上德山开发区组建了德源公司作为融资和建设平台,为德山工业腾飞构筑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企业发展增添了后劲。
恒安集团自1997年投资德山开发区以来,企业不断做大做强,总投资已达20亿元。恒安生产的“心相印”生活用纸连续八年市场占有率荣登全国榜首。誉为中国粮食第一股的金健米业,生产的金健牌大米、面条被评为中国500个最具价值品牌。
大汉集团和北汽集团合作生产的尼奥普兰客车已于2009年正式下线,填补了省内高档客车生产的空白。常纺机生产的经编机和摇架,成为纺织行业首选配套产品,荣膺“全国纺织机械行业十大品牌”称号,德山酒、武陵酒,双双被评为中国名酒,全区现在共有3个中国名牌产品和20多个省级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
乘势而上: 德山 的未来更加辉煌
德山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区内有石长铁路,319、207国道穿境而过,有年装卸量250万吨的火车货运站,二广、杭瑞、长常、常吉、常张、常岳等6条高速公路交汇于此,母亲河沅江长年可通行千吨级轮船,航运可直达上海、重庆,正在动工建设的长常城际轻轨将德山与省会连成一小时交通圈,距桃花源机场仅6公里,现已开通北京、上海、广州、昆明、海口等8条航线,立体交通为人们了解德山、让德山走向世界提供了便捷的通道。
德山苍苍、德流汤汤,古老的善德文化滋养着德山这块湖湘福地,德山经济开发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掀起新一轮的建设热潮。目前德山开发区正抓住沿海产业梯度转移,国家实施中部崛起,常德纳入湖南“3+5”城市群重点城市建设计划,德山被国务院批准为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长沙大河西先导区德山片区等重大机遇,全力打造德山生态园区和常德工业航母。
在未来的五到十年,德山将投资80亿元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根据与上海同济大学规划设计院共同编制的德山开发区城市总体规划,德山新的城市建设2020年和2030年德山开发区人口规模将分别达到22万人和35万人。土地面积将达到70平方公里。在未来5到10年德山将建成中央商务区、综合物流区,滨江商业文化中心,精品住宅小区,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使德山成为常德城市的重要组团,真正实现“投资创业选在德山,生活休闲也在德山”的目标。在未来产业发展上主要是培育6大产业,重点建设6个专业园区,即5平方公里的电子和新材料产业园,3平方公里的装备制造园,1平方公里的机械配套产业园,8平方公里的化工造纸工业园,1平方公里的物流工业园,3平方公里的滨江商业文化休闲产业园。
德山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向绪彦对德山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向绪彦说:“德山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具备了再加快发展的条件,所以往下走应该是跨越式的发展,我们已经明确了2012年再翻一番的目标,工业生产总值达到230亿元左右,继续往下走到2015年我们争取再翻一番,力争2020年德山开发区实现工业生产总值1000亿元的目标,我相信只要德山能保住目前的发展势头,这些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文/高飞 李涤新 杨丙武 金梦
摄影/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