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速读

第A3版
广告
 
标题导航
返回湖南在线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0年4月1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筑造我省承接产业转移桥头堡
专访永州市委书记黄天锡
记者 邢云 实习生 罗颖芳

黄天锡说,永州要率先崛起大湘南经济圈。

永州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记者 童迪 摄

“筑室茨草,为圃乎湘之西,穿池可以渔,种黍可以酒,甘终为永州民。”千多年前,柳宗元钟情于永州的山灵水秀,发下愿为“永州民”之慨叹。今天的永州,已成为一方投资热土。世界著名运动品牌彪马生产商湘威公司、法国珂莎黛国际集团、上海复星集团、香港达福鑫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纷至沓来,争成“永州之民”。

是什么吸引了他们?

3月25日,随着永州市委书记黄天锡的讲述,一部永州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宏大画面,徐徐展开卷轴。

黄天锡表示:要积极贯彻湖南省委、省政府部署的“敞开南大门、对接粤港澳、加快湘南开放开发”发展战略,抢抓机遇,主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努力把永州打造成为湖南省和中西部地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示范基地。

■记者 邢云 实习生 罗颖芳

印象永州

永州位于湖南南部、五岭北麓,东与郴州相邻,南邻广东清远、广西贺州,西接广西桂林,北与邵阳、衡阳接界,居湘粤桂三省交界之地。现辖两区9县2个管理区,总面积2.2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80万。毗邻两广的永州,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发展有基础,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自然生态环境好,历史人文底蕴深厚。

城市脸谱

全市已初步形成汽车、卷烟、制药、食品、建材、造纸等六大支柱产业,规模工业企业达到474家,其中产值过亿元企业29家,长丰猎豹、湘江纸业、零陵烟厂成为湖南省十大标志性工程的重要部分。

农业产业化成效明显,跻身全国先进市行列。初步建成百万亩优质稻、百万亩商品菜、百万亩速生工业原料林、百万亩优质水果和30万亩优质烤烟等特色农业基地。

不久的将来,全市将有1个机场、2条新型铁路、4条高速公路、8条高等级公路在永州交会,一个大进大出、快进快出的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

黄天锡履历

黄天锡,男,1952年10月出生,汉族,湖南省邵阳县人,大学学历。先后担任邵阳市委副书记、邵阳市人民政府市长、邵阳市委书记、永州市委书记。

未来永州

“未来,永州将多途径、多层面、大规模地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形成永州现象”, 黄天锡表示:虽然当前成绩斐然,但永州后发赶超之路才刚刚开始。

黄天锡表示,未来永州承接的产业,“在产业上,要着眼促进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加大二、三产业领域的互补招商。在项目上,要努力追求规模大、技术含量高、产业链长、资源转化能力强、符合环保要求和行业标准的大项目。在方法上,要更多地创新思路,努力从原来的资金导向招商向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节能减排,使我市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我们要将永州建成全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桥头堡和对外开放的排头兵”,黄天锡说。

"环境"

“蓝山现象”开启承接产业转移引擎

现在,欧美买一双炫的彪马,你可能会发现它来自中国湘南边陲的一个小县——蓝山县。

不必惊讶,落户湖南蓝山工业园的台资企业湘威制鞋厂,已完成彪马鞋的全部生产程序,该厂已实现了由制作鞋面、鞋底到成形鞋的升级转变,并开始大批量生产,直接出口欧美各国。

如今,这个只有35万人口的山区小县已经“炙手可热”。香港丽宏毛织、台湾承阳针织、香港润丰电子、香港南大木业、台湾湘威运动用品有限公司、香港毅力集团等企业纷纷落户蓝山,以毛织加工贸易为主的“三来一补”企业数量达到300多家,总投资近3亿元,毛织加工设备3万台套,用工3万人,年加工量3000多万件套,“湘南毛织城”的雏形初成。

一个默默无闻的边陲小县,如何成了资本青睐的“香饽饽”?

永州市委书记黄天锡说:这得益于外向型加工贸易迅猛崛起而产生的“蓝山现象”。

事实上,蓝山的崛起正成为永州发展的一个缩影。

"借力"

永州要率先崛起大湘南经济圈

偏处湘南一隅的永州发展工业到底如何借力?

市委书记黄天锡带队赴广东清远、韶关和江西赣州取经之时,发现三市数年来异军突起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主动承接产业转移”。事实上永州过去并非没在这个上头动脑筋花力气,但沿海企业并未将目光投向地处湘南一隅的永州。

2008年,柳暗花明。

商务部、海关总署2008年8月实施的44号公告,成为沿海企业开始认真考虑内迁的一道分水岭。

44号公告的大意是,目录中的加工贸易业务,在东部地区实行“保证金台账实转”制,即将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综合税率的50%的资金,打入指定银行账户,进行“实转”。而中西部企业则继续享受“保证金台账空转”优惠。

此令一出,仅珠三角地区有内移意向的企业就达2万多家。

但,有承接意向的内地城市各有特色,各有“奇谋”,永州又如何能“脱颖而出”?

仅在省内,郴州、衡阳作为湘南大开发的前沿城市,争先之意已经溢于言表。

作为沿海的内地、内地的前沿,永州得开放风气之先,享区位优势之利,在新一轮的经济转移战中,永州抓住沿海产业内移的有利时机,全力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近年到位外资中,港澳台占到80%;内联引资中,广东占到三分之一以上。蓝山成为中南地区最大的外向型毛织加工基地,以蓝山、宁远、道县为主体的国家中西部加工贸易产业重点承接基地正在加紧建设。

然而,永州的决策层并不满足于此,而是将眼光放到更远的长三角地区以及全球。

"现象"

配套软环境引来投资客

“为表明诚意,我就亲自去介绍,亲自去说明” ,自2008年开始,黄天锡多次带队南下招商。而在东莞常驻的全国100多个地方的招商小分队,市委书记亲自带队的恐怕少之又少。

书记出马,招商工作也是立竿见影,一位沿海企业负责人就在事后对黄天锡表示:当初虽然什么都还没开谈,但一看市委书记来了,就加分不少。

黄天锡对此表示:并非是承诺,实际是诚意更让企业家们感动。

在南下招商过程中,黄天锡认识到:内地与沿海相比最大的劣势在于“配套产业链弱”,所以内地的软环境就必须比珠三角更优惠。

永州市为此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次性削减了103个行政审批项目。市政务服务中心把47个部门、370多个事项捆绑办公,项目、部门进驻率达到90%以上。真正做到一个窗口对外、一次性告知、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

“想不到企业落户不到半年,就可以开始生产了,永州为我们创造了永州速度。”湘龙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来自江苏无锡的客商蒋加平谈起永州的投资环境赞扬有加。

当一个个难题被破解、一道道“樊篱”被拆除之时,永州正成为粤港澳商家看好的热土,成为吸纳沿海产业转移的“洼地”。

面对面

3月25日,初春的阳光撩人,黄天锡书记心情当然敞亮,谈兴更浓,一向低调的他对记者提的“八卦”问题也毫不避讳,一一道来。

不配秘书

“干部要和百姓面对面”

记者:市委书记大多配了专职秘书,你从政20多年为什么一直不配秘书?

黄天锡:不是我不想配,是国家规定不准配,我的手机24小时开机,大家都可以找到我,老百姓给我打电话我都自己回答,所有文件我亲自过目,没有必要请秘书筛选。我有个观念是干部要与百姓直接面对面,要和老百姓融合在一起。

没有秘书也不会影响我的工作,一般的讲话和报告我都不用讲稿。当然像党代会、人大会上的报告我必须写稿子。

不喝酒

“没喝酒的天赋”

记者:听说你从不喝酒,那需要应酬的时候怎么办?

黄天锡:(笑)也没别的,实在是我没喝酒的天赋,我爷爷不喝酒,我爸爸也不喝酒,别人喝酒全身发热,我喝酒全身发冷。在饭桌上,没其它办法,只能坚持不喝,久了大家都知道了,也就不会勉强了。

不抽烟

“戒了后就再没抽过”

记者:没看到你抽烟,你从来不抽烟吗?

黄天锡:其实以前也有烟瘾,后来在党校那会,就把烟戒掉了,那时候,一个寝室4个人都拿40多块钱的月工资,于是我们打赌:谁不戒,拿一个月工资请客。结果呢,就我戒掉了,我也没赢,被他们逼着请了客,谁让我脱离群众了呢(笑)。从那以后,我就再没抽过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速读
   第A3版: 广告
   第A4版:今日焦点
   第A5版:今日焦点
   第A6版: 今日焦点
   第A7版:都市·热度
   第A8版:特别报道
   第A9版:民生调查
   第A10版:专刊
   第A11版:都市·帮手
   第A12版:都市·公共
   第A14版: 都市·公共
   第A15版: 湖南·关注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湖南·省情
   第A19版:华声网事
   第A21版: 中国·世态
   第A22版:世界·观点
   第A23版: 世界·万象
   第A24版:热线新闻
   第B1版:财经
   第B2版:财经·综合
   第B3版:财经·综合
   第B4版:财经·综合
   第B5版:财经·关注
   第B6版:财经·理财
   第B7版:财经·操盘
   第B8版:移动周刊
   第B10版:广告
   第B11版:健康周刊
   第B12版:健康周刊
   第B13版:体育·赛道
   第B14版: 体育·互动
   第B15版: 文娱·看台
   第B16版: 文娱·看点
   第C1版:三湘家居
   第C2版:家居·工地
   第C3版:家居·设计
   第C4版:家居·资讯
   第C5版:广告
   第C6版:广告
   第C7版: 副刊·声色
   第C8版:副刊·记忆
筑造我省承接产业转移桥头堡
“蓝山现象”开启承接产业转移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