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产”遇上“低碳”,是谁忽悠了谁?
去年12月,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的召开,让“低碳”一词迅速风靡全球。低碳企业、低碳楼盘、低碳社区、低碳旅游……凡是你能想到的,纷纷开始与低碳扯上关系。
如今,陷入“政策围城”之中的房地产行业,也硬挤上了低碳这辆“公共汽车”,“低碳地产”由此兴起。万科、保利、招商地产等品牌开发商纷纷扛起绿色建筑的旗帜,其后跟风者甚众,谁也不想在这场“低碳时装秀”中落后一步。
与此相对的是,众多趋利的媒体以及政府部门,也开始充当起了不光彩的角色,与开发商一同炒作,用“低碳”的概念来忽悠人民大众。这边厢,你颁一个“低碳企业”的奖牌;那边厢,我又颁一个“低碳楼盘”的证书。虽然穿上了一件好看的马甲,但内里却仍然是过去的那个“王八”,没有丝毫改变。
然而,这样的忽悠手段已经收到了效果:南京锋尚国际公寓由于披上了低碳的外衣,其号称“零能耗”的公寓售价目前已达2.5万元/m2比周边别的项目贵约3倍),别墅均价达到5万元/m2最高据说达到9万元/m2)。如此能够忽悠,着实让人佩服。
其实,低碳并不是一个概念,也不能拿来炒作。低碳存在于每个人身边,它只是一种生活,需要我们点点滴滴地去坚持。比如每天少用一度电,少开一次车,少吸一支烟等等。
当然,房地产行业提出“低碳”的概念并没有错,但前提必须是做出真正的低碳产品来。如果没有做出低碳的产品,却偷用低碳的概念,那就不是“低碳”,而是“低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