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副刊·记忆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1版
头版

第A2版
今日焦点

第A3版
2010·首日秀
 
标题导航
返回湖南在线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2010年1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记忆档案贰零零玖

2009年8月19日,《记忆》开始翻阅时光深处的昔人旧事,触发了很多读者心中的珍藏。长沙市十二中初二学生,12岁的小读者沈周第一时间发来电子邮件,回忆他的爷爷,潜伏在长沙的地下党“周三爹”;家住丝茅冲、68岁的林望民先生,则念念不忘那位60年前解放了自己家乡,后来有缘相逢的“小溪”。2009年12月4日,本报讲述了湘江大桥建设中惟一的牺牲者马健霞的故事,并披露了一组曾经藏在墙缝中的照片,在湖南省人大工作的佘天质先生,在照片上发现了当年的自己。他希望,自己能为马健霞的姐姐和弟弟做点什么……

往事并不如烟,《记忆》与你同行。新年伊始,请跟随他们的心声,重温那些难忘的岁月。

点击2009年8月19日 记忆档案壹号

【回响】

2009年8月21日,长沙市第十二中学C311班初二学生,12岁的小读者沈周发来邮件,怀念自己的爷爷,长沙地下党员周唯寅。

说说我爷爷的故事

我的爷爷叫周唯寅,是浏阳北盛仓人,他从小习武,写得一手好毛笔字。1949年6月,爷爷担任中共长沙市地下党北区总支书记兼联络员,公开身份是勤记织布厂的经理。他为人忠厚,又很仗义,大家都尊称他“周三爹”。

陪国民党营长打牌,故意输钱

有一天,一个营长带领一队国民党兵驻进了布厂,营长还带着姨太太住进了爷爷的卧室。 当时,爷爷的卧室和经理室里都藏着标语、传单和有关和平解放的机密文件。爷爷餐餐好酒好肉款待这个营长,还陪他打牌,故意输钱。爷爷给营长的姨太太买胭脂、买丝绸,又和营长的卫兵称兄道弟,给他们大洋。只几天功夫,爷爷就和他们混得很熟。慢慢地,爷爷就以要外出对账为由,将标语布告以及机密文件分批带出了织布厂。

8月3日,爷爷等人奉命迎接南下解放大军的先遣队。当时国民党军队还企图破坏小吴门的铁路、校正街的火车站和东屯渡的码头,爷爷他们就写了很多标语:“破坏车站,严惩不贷!兵临城下,缴械投降!放下武器,接受改编!”等,落款则是“人民解放军南下先遣队”,每个人带上几捆标语沿途张贴。此招还真管用,到8月5日下午南下大军从小吴门进城,沿途任何设施都没有遭到破坏。

请田汉爷爷吃饭,花三个月还钱

1948年春天,田汉爷爷回到长沙,爷爷和傅白芦、严怪愚等地下党员“凑份子”,在“红叶餐厅”(现五一广场平和堂肯德基所在地)为田汉爷爷洗尘。当时,进步文化界有一句戏语:“请客莫请田老大。”但爷爷不了解此中的奥秘。等田汉爷爷来了后,才发现和他们一起来的竟有十多位。原来田汉爷爷在途中碰到熟人,就会说:“老朋友请客,一起去吧!”结果那天开了两桌还很拥挤。后来还是由这家餐厅的蒋二爹担保,爷爷他们写了一张欠条才脱身,所欠的钱花了三个月的时间才还清。

点击2009年9月23日 记忆档案陆号

【回响】

2009年9月24月,长沙市搪瓷厂退休干部林望民先生来信,怀念他的战友龚小溪。

“你这小子,就是我解放的!”

我的故乡马迹塘,是桃江县的一个小镇,距省城长沙一百多公里。1949年8月2日,人民解放军四野12兵团第49军147师,解放了这里。战斗很激烈,从凌晨4点打到下午6点。那时我已经8岁了,清楚地记得,在我家门前的河岸上,解放军为一位牺牲的营长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1960年2月,我参军到深圳边防检查站,外宾组有一位老检查员,矮矮胖胖的,名叫龚小溪,大家都叫他小溪。小溪是军官,可从来不摆架子,当他得知我的老家是桃江县马迹塘镇时,高兴地拍着我的肩膀说:“你这小子,就是我解放的!”原来,小溪是解放我家乡的那支部队——147师的!小溪说,那一仗打得非常惨烈,他也差点儿挂彩。战斗结束后,他们连队在马迹塘驻扎了一段时间,哪儿有个庙,哪儿有座桥,十年过去了,小溪还记得清清楚楚。

检查站北方人多,逢年过节,食堂便发猪肉和面粉,让大家包饺子吃。入伍前我还从没吃过饺子,更不晓得包。我们几个刚去的湖南老乡,第一次领到这些东西,不知道怎么动手。小溪二话不说,挽起袖子,便教我们和面、做馅、擀皮子,忙得满头是汗,等煮熟的饺子端上桌,他却悄悄地走了。

小溪能写相声,又会表演,颇有艺术才华,转业时分配到粤北一个剧团去了。30多年来,尤其是今年,我特别怀念这位解放我家乡的好战友。

点击2009年12月4日 记忆·纪念日

【回响】

2009年12月15日,在湖南省人大工作的佘天质先生来信:“《没想到17张二姐的老照片,藏在阁楼的墙缝中》,让我感慨万千……”

小马是年纪最小的队员舞跳得很好

【回响】

2009年12月18日, 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年过8旬的王川龙先生来信说,1952年7月1日是他的一个纪念日,这一天举行了湖北荆江分洪工程南闸建成放水典礼 ,当年正在中山大学读书的他,参加了工程建设 。左图为1952年6月30日,王川龙(前排手拿小红旗者)和参加荆江分洪工程建设的同学们。

1970年,我们这些20多岁的小青年参加了湘黔、枝柳铁路建设。当时,我还是知青,下放在长沙县霞凝区丁字公社翻身大队,后来在所在地的中学当代课老师。

铁路建设开始的时候我没有去,后来71年这里组织慰问团赴三线,我就留在了三线,在长沙铁路分支二团,负责组织土地宣传队,我任队长,照片中最后面举着右手的工地照就是我,最前面的举着左手的叫郑冠楚,可惜早几年前因病去世了。

小马是我们宣传队年纪最小的队员,舞跳得很好,我和郑冠楚这些大哥哥、大姐姐都很喜欢她。在三线很辛苦,白天要上工地,晚上要演出,后来转战到湘江大桥工地,我们依然在一起,修桥、演出。不幸,小马在7号桥墩施水时,被缆索勾倒摔下桥墩,光荣牺牲。

点击2009年10月14日 记忆档案捌号

【回响】

2009年12月29日,张孝准曾外孙女周小川接受《记忆》采访

其实历史就在她的身边

《记忆》讲述了我的先祖张孝准的故事,还特别刊发了我女儿曾金的书法作品,黄兴赠张孝准的一副对联。

曾金在长沙市一中读高一,当天,教女儿政治的洪晓梅老师就看到了这篇文章,并将其推荐给了一中高一年级组长李强老师和曾金的班主任周艳芳老师。周老师为了激励曾金和全班同学向先辈学习,特意把这篇文章贴在了教室后面的黑板报上。过了几天,周老师还布置曾金书写了两副作品。一副是徐特立写的“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另一副是鲁迅三味书屋中的对联:“至乐无声唯孝梯,太羹有味是读书。”

现在,这两副作品仍挂在教室里。这件事情让孩子深切地感受到,其实历史就在她的身边。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A1版:头版
   第A2版:今日焦点
   第A3版:2010·首日秀
   第A4版:2010·首日秀
   第A5版:2010·首日秀
   第A6版:都市·热度
   第A7版:都市·公共
   第A8版:都市·社区
   第A9版: 都市·社区
   第A10版:都市·帮手
   第A11版:财经·综合
   第A12版: 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副刊·记忆
   第A15版:体育·赛道
   第A16版:文娱·看点
记忆档案贰零零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