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组曝光某大学门口大量公车送新生上学的图片在网上热传,照片显示,从公检法用车到国土、卫生监督用车,甚至血防专用车,无所不有。拍摄者说,本来以为只能拍到一两辆车,谁知公车队伍如此“壮观”,没想到这么多官员不要脸(《广州日报》9月2日)。
说句良心话,如果我的孩子上大学,我手里有公车、还有御用司机,用了公车也不会拿我咋地,恐怕我也会加入公车私奔的行列。当我们的公车陈列于众多公车之间,法不责众,大家都用得如此坦然,“不要脸”的道德谴责反倒带有酸葡萄的意味。
不过骂还是要骂的,油价这么贵,养车养司机的成本更不便宜,在这个连年底双薪也要摊开纳税的紧日子里,凭什么某些公仆可以如此不心疼?有人说,公车私用查起来很难,难就难在没法监督,总不能一辆公车配备一个监管执法者吧?这话很有道理,车是活的,用公车的公仆也是活的,谁有超能力遥感到公车的去向呢?被查实的恐怕也只是倒霉的偶然。
可是新学期开学,执法车聚会,这种公车私奔过来聚会的现象,是可以预见、可以围观的。全国各地的大学、中学、小学,都会有网友一拍一个准,那么,这种“摆拍”中暗合着怎样的逻辑?我以为这起码说明了一个最浅显的道理:查实公车私奔,带个相机就行了,哪还需要什么高深的技术?
广州市政协委员黄慧敏曾建议,查公车私用可考虑安装GPS系统,当时,相关部门答复说,费用太高。不少地方也热烈讨论过如何限制公车私用的问题,结果也多是搞成了辩论题,建议,驳倒;再建议,再驳倒。就这样,公车私用成了一个无可监管的难题,于是寻求公车改革突破,结果呢,整出“辽阳弓长岭区公车改革区长年补8万”等惊天闹剧。
用车难管,车改难做,这种难度,令人想起此前整治酒驾之难,事实证明,在以拘留所“半月游”为标志的专项整治中,力度大一点,决心狠一点,醉驾就少多了。整治公车私奔的道理也是一样,真有决心整治公车私用之弊,不妨从开学、春节、国庆、中秋等节假日查起。
■宋桂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