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凡是存在的,都有其合理性。
一直以为,老行当已经被新科技打败,离我们渐行渐远。作为有心人的记者却在街头偶遇了一群有老手艺的老师傅们,他们还是在忙乎着,吆喝着,后面还有人排着长队,还是有很多人需要他们……
“补锅哒,补锅哒!”长沙雨花区树木岭立交桥下的刘常源师傅喊起口号来特别带劲。现已71岁的他,补了大半辈子的锅,现在每天还要补一百多口锅。
补锅、爆米花、剃头担子等这些老行当还是没有消失,有的是师傅手艺好,有的是习惯成自然,而有的纯粹是记忆迷人。
“补锅刘”:他们信任的是手艺
雨花区树木岭立交桥下,别看刘常源拿着铁锅敲敲钉钉,他把锅补得跟新的没多少差别。
刘常源师傅补铁锅有些年头了,他常说“钳工是万能的,对我现在补锅帮助可不小。”他1958年在长沙重型机械厂工作的时候是做钳工的,1962年下放后回老家种过田,后来搬到长沙住,2001年就开始在这矿山立交桥下做补锅的生意。
刘师傅每天的收入从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客人各个年龄层的都有,还有大老远从银盆岭、马王堆跑过来的。
记者问,那么多顾客都不嫌辛苦跑过来?“他们信任的是手艺!”刘师傅说。
围在他身边的居民对他赞不绝口:“刘师傅补锅,一块钱一个,而现在买个锅,动辄几十元、上百元。”
(长沙老行当之:补锅 大家还记得花鼓戏“补锅”吧,现在连乡下只怕也难得一见了。新中国成立前至新中国成立初期城乡人民都习惯使用生铁锅。但生铁锅性脆,易裂、易烂,因而补锅工艺便应运而生并且流传了很长的时间。)
“剃头罗”:习惯了剃刀,也做染发焗油
树木岭立交桥的另一头,有一群老练的剃头匠,他们借着推子、刮刀、剪子、梳子等简单工具也正忙活着。
顾客们大部分是中老年人,有些甚至耐心地在旁边排着队,拉着家常。
给别人剃了30年头的罗西球师傅说,他剃一个头由原来的1块钱涨到现在的4块,生意也不错,最差的时候一天也能有四五十块的收入。
“现在长沙的剃头匠大多都是从外面来的,年轻人都乐意去上只要3个月就出师的培训班,而我们过去要学至少3年,所以我们的功夫扎实,价格也不贵,大家看得见这实惠!”刘师傅自信地说。跟着社会的进步,他们也赶上潮流,在剃头的同时还做染发、焗油。
(长沙老行当之:剃头匠 剃头的经营方式,先是走街串巷的剃头挑子,后来慢慢地有了剃头店,剃头店里有舒适的座椅,墙上嵌着镜子。村里总有一两个从事剃头的,每天在剃头店里替村民们剃头,以此换取工分。剃头师傅必备十六般技艺(梳、编、剃、刮、捏、拿、捶、按、掏、剪、剔、染、接、活、舒、补)。
“爆米梁”:你也买儿时的味道吧?
萧瑟的秋风中,记者在芙蓉中路的湘春路口,偶遇了一位来自常德的爆米花师傅。
师傅姓梁,今年53岁,须发皆白,秋风中那火炉上闪耀的蓝色火焰最终“诱惑”了记者,一口气买了3袋2元/袋的爆米花,最后还和师傅聊了半天家常。“生意还不错,每天能赚将近百把块钱,大部分人都和你差不多,想找找做小孩子的回忆吧。”聊得多了,梁师傅忍不住和记者透露他的生意秘诀。
(长沙老行当之:炮弹爆米花 白发苍苍的老头挑着担子,一头放着葫芦状的“炮弹”,另一头放着火炉和风箱。拉起风箱,等煤火开始吐出蓝色的舌头时,他就开始慢慢摇动葫芦状“炮弹”的摇杆……突然,“砰”地一声,葫芦炸开了,白白的米、黄黄的玉米就变成了爆米花。)
■实习生 汪艳 记者 邹丽娜
(市民王先生提供线索,奖励3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