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审计署9月1日晚通过其官方网站发布“54个部门单位2008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结果”,其中包括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等中共中央直属机构。这是中国首次公开披露部分中共中央直属机构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结果,也是自2003年以来对国家政府部门进行审计至今涉及部门单位最多的一次。同时,被披露的部门中首次出现了审计署自己的名字。从审计情况看,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共性问题。
审计发现部分问题
外交部1.32亿元认证费未上缴国库
交通部超比例拨付中央财政资金118亿元
住建部5347万元专项经费未细化
环保部两个所属单位违规收费1056万元
国土部广海局套取资金6144万元私存私放
人社部未经批准将2437万元非经营性资产出租
财政部政府采购不规范金额1.03亿元
民政部自行扩大项目经费使用范围支出38万元
公安部结余资金7304.27万元未纳入预算管理
工信部代编代报非所属单位预算2.05亿元
科技部结余资金6.81亿元未入预算,17亿元未细化
教育部挪项目经费305万元弥补所属单位超支
国家物资储备局自行调整预算2375万元
发改委所属单位通过虚假合同将85万元转出
国家体育总局2.18亿元预算未细化到具体项目
广电总局5亿元项目预算未执行
国税总局所属机关出租房产获739.40万元
审计署2.02亿元项目预算未细化
国资委所属单位虚报项目获财政资金1500万元
卫生部所属人才中心7167万元采购不规范
央行武汉分行挪用2505万建度假村式培训基地
中科院软件所挪用科研经费150万元炒股
商务部将400万元专项资金拨付给一家企业代管
农业部越权批复农科院用科研土地开发商品房
发现
【问题一】挪用资金“炒股票”
审计发现,挤占挪用和转移财政资金问题十分严重,有的甚至挪用资金办企业、炒股票。有的部门未经审批,挪用公用经费及其他项目资金共计2505.17万元,建设了面积达8900平方米的度假村式培训基地;有的甚至挪用科研经费150万元,以个人名义购买了150万股某公司的股份。
【问题二】虚报人员“吃空饷”
审计发现,有的单位在编制当年部门预算时虚报行政人员21人,多得经费60.06万元,甚至重复报领干部抚恤金4.84万元。有的部门在没有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情况下,虚报项目投资计划,获得财政资金1500万元。截至2008年末,该项目却无任何进展,资金一直闲置。
【问题三】巧立名目“乱收费”
审计发现,一些部门单位利用手中权力巧立名目违规收取各种费用。有的单位1997年至2008年违规向代理机构收取10元至42元不等的服务费,共计收取费用达1.74亿元。有的单位在中央财政已安排项目工作经费的情况下,又向审评对象收取费用共计1056.52万元。
【问题四】公费出国“套资金”
审计发现,少数部门和单位会议费和公务出国费的管理不够严格,个别单位存在铺张浪费、虚列支出和套取资金等问题,个别单位还在公务出国(境)团组中擅自增加人员和出访地点、改变行程或延长境外停留时间等。
关注
审计报告剑指中直机构
2008年12月至2009年3月,审计署对中央外宣办、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中直管理局2008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审计结果表明,中央外宣办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53.86万元未上缴财政专户,所属干部培训中心对外借款造成损失21.01万元;中央国家机关工委自行调整预算673万元,办公楼维修工程270万元未按规定招标,所属单位图书销售收入38.56万元未纳入本级预算管理。
链接
审计署首次自己审自己
自从审计署2003年刮起“审计风暴”后,“谁来审计审计署”的质疑声就没有间断过。1日,审计报告中被披露的部门中首次有了审计署自己的名字。
报告称,2009年4月,审计署行政事业审计司按照审计署党组的决定,抽审了4个所属单位。审计发现的问题主要有:预算未细化到具体项目和单位;审计署在审计外勤经费中支出115万元,弥补部分直属事业单位公用经费;4个所属单位为弥补法定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不足,占用项目经费785.16万元;所属信息化建设办公室采购不规范金额41.58万元。■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