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高考热,7月志愿忙。“高考考学生,志愿考家长”的老话又一次粉墨登场,无数个“90后”的“爸爸们”想方设法动用一切人脉关系,为的只不过是让孩子能上一所好的大学,日后能找一份不错的工作,而“90后”的考生们,乐得把这恼人的差使扔给父母考量,自己则早已经“在毕业旅行的路上”。
是啊,时间总是过得如此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像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将一代代人催化成熟,当“90后”经历着高考的“成人礼”时,我们已经开始在诸如“2009大学创业富豪榜”之类的资产排行表中搜索着“80后”佼佼者的踪影。我们甚至不能用“创业要趁早”来概括他们的成功,他们已经“奔三”,伫立在“三十而立”的门口,他们尚未“成家”,却早已打下了“立业”的夯实基础,他们的同龄人中很多都已经当上了爸爸。
想起一度火爆的电视剧《奋斗》,编剧石康给“80后”的创业故事打上了他所定义的标签,男主角陆涛的那句典型性语录“我还有个美国爸爸?面就不用见了,让他把遗产直接打到我卡上。”间接地把“80后”的个人奋斗史转嫁成为“‘80后’的创业,赢在爸爸”,一时间,一个有钱爸爸提供资金支持、一个干部爸爸疏通人脉关系几乎成为了“富二代”们“赢在起跑线”上的不二法门。更多没有“好爸爸”的“80后”则需要面对毕业立马失业,没有过硬关系很难进入好单位的尴尬,他们嫉妒得烧红了眼睛。整个社会习惯性的视觉焦点都落在了“80后”的“背景”身上,就好像最近炒得很火的29岁的“80后”市长,网友们百般刁难和人肉搜索,只因为不相信他出身普通人家。
知识成就资本,我们称之“知本”。我们选择关注4位“80后”“千万富豪”和“百万富翁”,他们用自己的故事使得“我是我自己的背景”从忽悠变为现实,他们是“2009大学创业富豪榜”中的湖湘力量,毕业于湖大、师大、中南大学的戴跃锋、孙赛武、郭彦蕊、程立志如今都在长沙继续着他们奋斗,听他们讲创业过程的辛苦和艰难,荣耀与梦想,从他们身上可以发掘出的共同点是:不靠爸爸,白手起家;不靠个人,团队为大;不靠投机,知识力量。
但愿他们的成功能树立创业路上足够好的公平榜样,狠狠地给诸如“富家子弟飙车案”中沦陷的“富二代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并告诉所有怀着创业梦想的孩子们:放爸爸们一马,靠自己,哪怕只是从摆个小地摊开始。只有自己真切拼搏过,争取过,成功的快感才会变得更真实更令人信服。
■文/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