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乱面前,一切自以为是的判断都为时过早,将这句话与那些为孩子填写志愿喋喋不休的家长们共勉。
高考641分的表弟还在为三所著名高校的选择纠结,他甚至不知道迈克尔·杰克逊的去世以及南方十省的暴雨。道听途说的知识衍生出太多幻境,父母的强加意愿只会更加混淆视听。每一代人都是特定经验与偏见的俘虏,历史的再造只不过是重新诠释的复制过程而已。
我几乎不相信高考选择题正确率达到90%以上的表弟会不知道如何选择学校,也几乎难以置信如今十八、九岁的小伙子大多不知道自己将来想干什么。越来越多的90后选择这样一种姿态——对外部没有反应,对混乱没有声音。高分的表弟先前和即将接受的会是什么样的教育?继续背诵、考试,继续服从、困惑……找不到合适的语境去回忆我的大学,深刻的是,陈旧的教材和陈腐的转述,课堂积累了自己的尿性。但是,与没有理想,也没有异想,不会胡闹,甚至不会欲望的表弟们相比,我们世俗得像一只苍蝇。
文人习性与小资情怀的劈叉游戏终究会演变成一厢情愿的相思,世俗精神像大众情人一样天女散花。对自由、权力的信仰让新晋的社会人类左右为难,他们刚刚擦掉与女同桌之间的“三八线”,却又不得不重新拾起粉笔,画地为牢。他们初生的兴奋尚未退去, 却又不得不面对价值混乱和生存浮躁,同时并没有准备好足够活下去的坚忍与勇气。
力量可以来自于开放的姿态,如艺术史家爱德华·福克斯所言,“至少存在着两个法国:一个是沿海的法国,充满活力、灵活,一切视线都是转向外部世界;另一个是内陆法国,土气、保守,意识局限……遗憾的是,政权掌握在第二个法国手里。”于是,我向表弟郑重地推荐了复旦大学,原因仅仅是看到最近走红网络的那条新闻“复旦大学两名男生裸奔庆祝毕业”,他们没有像很多中国大学的毕业生一样辱骂自己的母校,而是深情地在自己的裸体上画上了“I LOVE FD”(我爱复旦)。
同时还需要致敬的是,戴跃锋、孙赛武、程立志、郭彦蕊这四位从湖南本土高校走出来的80后自主创业财富新贵,他们不像《奋斗》中的陆涛一样有个富爸爸提供资本支持,有个穷爸爸帮忙疏通关系,他们靠自己,白手起家,他们用自己的财富复活了一句看起来本有些OUT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