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迎来立春节气,这是一年中第一个节气。
立春是一年农事活动的开始,古代民俗也流传下了“鞭打春牛”的传统。那么,“打春牛”打的是什么牛?
宋代诗人杨万里写过一首诗《观小儿戏打春牛》,其中写道:“小儿著鞭鞭土牛,学翁打春先打头。黄牛黄蹄白双角,牧童缘蓑笠青篛。”这里明确了“春牛”指的是黄牛。
后来,“打春牛”改为“土牛”,即用土堆砌的。在清代立春当日,要将泥塑的春牛从午门抬入宫内,百官用彩仗鞭牛,寓意催促老牛下地耕田,将春牛的碎片拿回家,还可以求得一年的风调雨顺。后来,“土牛”换成了“纸牛”。
制作“春牛”是非常讲究的:牛身,长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365天;牛尾,长一尺二寸,象征一年12个月;四蹄,象征四季;牛肚子,装上五谷,当春牛被打破时五谷就会流出来,表示五谷丰登的意思。打牛的鞭子是柳条做的,鞭子,长二尺四寸,代表24个节气 ,柳条象征春天。
在古时的“鞭打春牛”仪式上,人们会挑选一人执鞭鞭打春牛。鞭牛者站立的方位更有讲究:立春在春节前就站在春牛前,立春在春节后则站在春牛后。鞭打时口中念念有词:“一打风调雨顺,二打地肥土暄,三打三阳开泰,四打四季平安,五打五谷丰登,六打六合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