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刚 王兰义
我曾听过一节市级公开课,课题是统编教材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三课第一框“伟大的改革开放”。执教教师以“听爷爷奶奶讲故事”导入,课堂以改革开放历程为主线,按照“看进程,忆改革开放”“谈变化,悟改革开放”两部分进行教学设计。在课堂结尾,教师播放了视频“改革开放40年来的成就”,让学生看视频并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的设计意图是通过播放视频并联系本节课所学知识,让学生感受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
面对这一问题,一些学生在回答时非常恰当地运用了所学知识。忽然,一位女生站起来说:“老师,我可不可以用歌曲来表达我的心情。”听到这里我顿觉惊喜,如果学生用歌曲来表达学习的收获,属于有感而发,说明这节课真正做到了入耳、入脑、入心,学生真的能够通过这节课理解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接着又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也想用歌声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最后教师说:“好,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用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请同学们起立,我们共同唱《我爱你中国》。”教师在PPT上播出了《我爱你中国》的伴奏曲,全体学生站起来大声歌唱。
这节课,如果两位学生自发地用歌声来表达,将会是一节更动人的课,是一节精彩异常的课。遗憾的是,教师设计了课堂结尾共同唱歌的环节,并指定好了“演员”,这样就把学生的自发为之变成了教师有意为之,破坏了整节课的氛围,大大降低了这节课的真实性和实效性。
这节课,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时,如果能够让学生自发通过歌曲来表达对国家政策的认同,将会是一节让学生动心和动情的课,是会让听课者留下深刻印象的课。但是,教师在这里的情境设计犹如画蛇添足,让学生的真情实感变成了按照预定剧本演出,使前面所做的努力付诸东流,留下了缺憾。
高中思想政治课要达到打动学生、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取决于教师的学科素养和教育素养,直接表现为教师教学设计的能力。好的教学设计会润物无声地打动学生,能够通过水到渠成的效果引导学生情感自然流露,实现文本、教师和学生的水乳交融,做到知识与情感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