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悦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师说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 点击进入湖南在线
2020年06月03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场200年前的美味欺诈

    □ 白简简

    谁也不想被骗,尤其关于吃。

    我的妈妈是一个业余十级的食品质量监察员。什么样的蔬菜是洒过农药的,什么样的鸡是生长期太短的,什么样的零食是放了添加剂的,她都目光如炬,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实践经验主要来自菜市场,理论知识的来源则比较庞杂,比如,报纸杂志电视,微信公众号文章,以及“听说”。

    事实上,关于食品的陷阱,以“黑暗料理”闻名的英国人也很焦虑。三联书店译介的比·威尔逊的《美味欺诈》,为我们揭开了厨房里的黑幕。

    1820年,在伦敦生活的化学家弗雷德里克·阿库姆出版了一本小册子《论食品掺假和厨房毒物》,一个月就卖了1000册,之后又陆续卖出数万本,这在当时是一个很大的发行量,堪称超级畅销书。

    在阿库姆生活的时代,化学是一个时髦玩意儿,但当食品遇上化学,有时候似乎就不那么美好了:泡菜是铜染绿的,醋是硫酸勾兑的,奶酪是在坏了的牛奶里掺入米粉或木薯粉制成的,芥末是芥菜、小麦粉、辣椒粉、海盐、姜黄和豌豆粉混合在一起调成的……尽管书卖得很好,食品却还是过去的模样,因为食品掺假只是工业革命的附属产物。当英国圈地运动不断升级,可供种植的土地越来越少;而且人们在评判一种食品的好坏时,越来越在意卖相——低成本的化学魔术能轻而易举地做到这一点。

    读完《美味欺诈》,我觉得“欺诈”并不是一个绝对的贬义词。它包含了三层意思:一是食品的假冒伪劣,为了利益伤害人体健康;二是食品的委曲求全,在原料供应不足的景况下维持人体需求,比如人造黄油;三是食品的人工创造,在满足人类味蕾的道路上孜孜不倦。大部分时候,我们憎恨欺诈,但有时候,也愿意享受“欺诈”带来的价廉物美与味觉享受。

    其实,从化学意义上来说,天然食品和人造食品的化学成分没什么区别。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只要我们愿意欺骗自己的大脑,欺骗味蕾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所以有时候,我们介意的不是真不真,而是贵不贵。在满足温饱之后,食品被赋予了某种身份的象征意味。比如,一些昂贵的藏红花粉,其骗术从14世纪至今长盛不衰。

    在全书的最后,比·威尔逊建议,如果不想受骗,不妨遵从以下一些标准:购买完整、新鲜的食品;从你信任的人那里购买;自己烹饪,要了解食品中所含的各个成分,这样你在碰到假货时就能分辨真伪;最关键的一点是,相信自己的感觉:听听巧克力折断时的响声,看看活鱼身上的光泽,尝尝新鲜桂皮的甜度,闻闻真正香米的气息。

    看到这里,我觉得,我的妈妈不需要任何培训,完全掌握以上鉴别食品的方式。她不是科学家或美食家,只是比我更接近食品。200年过去了,我们仿佛又回到了从前那个追求田园牧歌的时代,又有谁知道,下一场对食品的争论会是什么倾向。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广告热线:(0731)84326428 传 真: (0731)84313258 订报热线: (0731)84313258
邮 编: 410005 邮 箱: kjxb001@126.com  全年订价:168元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01版:头版
   第02版:师说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连线
   第05版:校园
   第06版:课堂
   第07版:文化
   第08版:湘韵
   第09版:乐游
   第10版:科技
   第11版:百科
   第12版:悦读
   第13版:成长
   第14版:悦读
   第15版:信息
   第16版:镜像
一场200年前的美味欺诈
82年生的金智英·(六)生育
微书摘
荐书台
“为钱工作”理所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