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家教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师说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 点击进入湖南在线
2019年06月19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扶危济困: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家风故事

    [成语] 扶危济困 

    [释义] 扶,帮助;济,搭救、拯救。扶助有危难的人,救济困苦的人。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十五回:“素知将军仗义行仁,扶危济困,不想果然如此义气。” 

    [大意] 早就听说您以行侠仗义,于危险之中救人而闻名于江湖,没想到还果真如此。 

    [家风故事] 历史上有这样一位人物,不仅自己做了许多扶危济困的好事,还将其化为家风,开创了一个古代的“慈善基金会”,存在了数百年,所造之福,从宋朝一直持续到民国时期,成为一大奇迹。

    他叫范仲淹。他有一名句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绝非空言,而是其家风的一种反映。 

    范家是书香门第,自唐朝开始兴盛,历代都有学而优则仕的人物,同时也早就形成了清廉刚正、仁善好施的家风。只不过到了范仲淹时,家道没落,父亲在他两岁时便匆匆离世。孤儿寡母只得依附一朱姓人家,范仲淹也因此改名为朱说。朱家对待这外来户十分刻薄,以至于范仲淹幼年读书时曾寄居于寺庙之中,缺衣少食。故而他考取功名之后,便毅然将母亲从朱家接出,并恢复“范”姓。

    按照寻常人的心理,范仲淹在做官发达之后,似乎应该采取一些报复措施,可是他没有,反而在恢复姓氏、分家而居后,还时常对朱家进行一些帮助,仁善之心可见一斑。 

    范仲淹是北宋初年名臣,曾掀起一场改革风暴,还曾领兵抵御西夏侵袭,学问上的造诣更是精深,属于文武双全之人。但他却过着贫寒的生活,官都当到宰相级别了,还住在简陋破屋之中,没有买田买地。皇帝曾封赏他百两黄金,他用来周济穷人,买地办学,兴建起一座苏州府学。教化之功,极为出色,引起朝廷注意,下令天下效仿,苏州一地更是从此文教大兴,状元辈出。

    到了晚年,他将自己的余财都拿来在家乡买了一千多亩良田,成立了一个“范氏义庄”,由范氏族人共有共管,救济穷困族人,避免自己当年孤儿寡母的事情再度发生,同时也会周济附近其他穷人。“范氏义庄”堪称古代的“基金会”。 

    这个“基金会”从范仲淹创立开始,存在了八百余年,到民国时期,由于历代子孙的捐赠,其田地已多达五千余亩。

    其子范纯仁,是被评价为“位过其父,而几有父风”的一代名臣,人如其名,有许多仁善之举。在为官之时,曾遇到辖区饥荒,按照朝廷规矩,需要先上报再开官仓放粮,范纯仁却知救民如救火,刻不容缓,冒着丢官下狱的危险,毅然放粮。

    有这样的家风,这样的子孙,也无怪乎在传统家族已经普遍呈现出衰落迹象的北宋时代,范氏却逐渐兴旺发达起来,其仁善家风,与范仲淹创立的义庄一道,长盛不衰。

    摘自《新湘评论》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广告热线:(0731)84326428 传 真: (0731)84313258 订报热线: (0731)84313258
邮 编: 410005 邮 箱: kjxb001@126.com  全年订价:168元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01版:头版
   第02版:师说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连线
   第05版:校园
   第06版:课堂
   第07版:文化
   第08版:湘韵
   第09版:纵横
   第10版:科技
   第11版:百科
   第12版:心理
   第13版:成长
   第14版:法制
   第15版:家教
   第16版:风采
扶危济困: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家风故事
让孩子像孩子一样长大
胡适的教子经
国外的家长这样陪孩子写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