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乐游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师说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 点击进入湖南在线
2019年06月12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红”井冈山

    吊唁红军烈士墓   摄影/黄明

    □  王燕

    巍巍井冈,群峦叠翠。井冈山满目青翠,空气中都有一股甜味,让人神清气爽。四月底,我们来到“中国红”井冈山。1927年秋天,毛泽东带领一批秋收起义的部队来到这里,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行程万里,不忘初心”。三天旅程中,我们吃红军餐,唱红军歌,走红军路,扫红军烈士墓……革命老区的红色精神,为我们注入绵延不绝的能量。

    地势险峻的黄洋界,气象万千,时常弥漫着茫茫的云雾,好似汪洋大海,一望无际,故又名汪洋界。1928年8月30日,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当时红军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打退了敌人四个团的进攻,保卫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战壕遗址和朱德将军题字的“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是不容错过的景点,山顶弥漫着战争的硝烟,过往的历史让人肃然起敬。

    离开了“战斗的最前线”,我们走进了小井红军医院。台阶上,斑驳的木屋迎面而来,木质纹理清晰光滑,锁住了时间的脚印。屋内黑白灰重重叠叠,让气氛略显凝重。“井冈山气候潮湿,伤口很容易感染。”导游告诉我们,这里曾发生过惨案。当时很多受伤的红军战士动手术消毒只能靠盐水,可盐十分匮乏。条件越是艰苦,人性的光辉就越是闪耀——红军伤员都将自己处理伤口不多的盐,保存起来留给伤势更为严重的战士使用。离开医院遗址,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之后,我们瞻仰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并举行了隆重的悼念仪式。这里陈列着革命烈士名录,埋葬着红军烈士的骨灰。井冈山共有4万余名烈士,而埋葬在这里的仅有15774名,其他烈士均无名、无姓、无碑,这些英烈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抛头颅,洒热血,染红了井冈山这片土地,最后连名字都没留下,合葬于无名碑。

    一首耳熟能详的红歌《八角楼的灯光》让很多人记住了八角楼。1927年10月至1929年1月,毛泽东同志经常在此居住和办公。当我站在八角楼上眺望山高云深处,侧耳聆听阵阵涛声,我仿佛听到了当年黄洋界上轰隆隆的炮声。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的井冈山时期,艰苦卓绝,物资何其匮乏,毛主席却将新领的棉衣赠予贫农御寒,自己只穿两层单衣;朱总司令与战士们一同挑柴担米,“朱德的扁担”至今被人铭记。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光辉的斗争实践,生动诠释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其所开辟的井冈山道路、所孕育的井冈山精神,照耀着中国革命一步步迈向成功,也为共产党贮藏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广告热线:(0731)84326428 传 真: (0731)84313258 订报热线: (0731)84313258
邮 编: 410005 邮 箱: kjxb001@126.com  全年订价:168元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01版:头版
   第02版:师说
   第03版:要闻
   第04版:校园
   第05版:科技
   第06版:课堂
   第07版:文化
   第08版:乐游
   第09版:聚焦高考
   第10版:同题作文
   第11版:百科
   第12版:湘韵
   第13版:成长
   第14版:留学
   第15版:家教
   第16版:风采
“中国红”井冈山
长沙地铁四号线上的历史图景(一)
“慢城”绍兴
边城“煮三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