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科技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师说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 点击进入湖南在线
2019年05月15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张瑞宏: 给稻田加点“智慧”

    “再过一个多月,待小麦收割后,就该到种水稻的时候了。”近日,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得者、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张瑞宏接受采访时对记者说。

    三句话不离农田。张瑞宏的同事都说,“无论你和张老师说什么,他都能把你带到田里去。”

    已是副厂长却选择辞职读研

    今年59岁的张瑞宏,看上去就是个“庄稼汉”:黝黑的皮肤、裤腿儿沾着泥……这是经年累月在田间工作,给他留下的痕迹。

    入行30年来,他没有一年离开过土地。

    靠着这份坚持,在农业机械、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这块“土地”上,他收获颇丰:先后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30多项,在专业期刊发表研究论文50多篇,培养博士、硕士生20多人。

    1977年恢复高考后,张瑞宏考入扬州大学,学习农业机械专业。

    大学毕业后,张瑞宏被分配到县里一家生产农业机械的工厂工作。没过几年,由于专业基础扎实,工作成绩优异,他被提拔为副厂长。

    1987年,张瑞宏谢绝了厂领导与亲朋好友的挽留,报考了扬州大学农业机械专业研究生。1990年,他留校任教,成为一名培养农业机械人才的教师。为了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2002年在校领导的支持下,他考入中国农业大学攻读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方向博士。

    2006年,张瑞宏获得了博士学位。当时,一些科研单位和外资企业都向他抛来了“橄榄枝”,其中不乏一些高薪的工作机会。可他却选择回到扬州大学,从事教育与科研工作。

    在扬州大学江都高端装备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庆华眼里,张瑞宏是个坐得住冷板凳的人。刚到扬州大学工作的那几年,他申请不到科研经费,于是他就把每月大部分工资拿来用于科研,而自己家里却连添一样家电都难。自家生活开销,全靠爱人微薄的工资。

    由于多年没有积蓄,他家里既没买车,也没买房。至今,他们夫妻二人仍住在学校分配的50多平方米的老房内。

    带队建起万亩智能示范区

    在张瑞宏眼里,我国粮食生产要想实现高产优质的目标,必须改变目前先进技术碎片化应用的现状,组建智慧种植产业体系。

    针对这些问题,张瑞宏每到一处农田便会向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和农业生产企业建议,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农业、农机、农艺的结合,大力发展现代智能农业,促进农业生产精准化、智能化、生态化。

    然而,几年下来,收效并不显著。

    情急之下,他决定自己动手干。去年6月, 在江苏省泰州市农业开发区政府的支持下,张瑞宏带领团队建设起万亩智能高效优质稻米示范区,进行稻麦示范种植。

    同时,张瑞宏带领团队利用物联网技术,建设田间智能监测系统,通过布在田间的高清摄像头,实时监测作物生长的长势、叶片数、叶色、病斑、害虫虫口密度、土壤含水量,并将这些数据传至监控中心,为种植决策提供辅助信息。

    巧用这些新技术,首年示范种植的南粳系列稻米,亩产平均达到700公斤。目前, 张瑞宏团队与扬州大学江都高端装备研究院合作,成立了扬州金涛精准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张瑞宏团队集成创新了多项新技术,建立从种到收的农机农艺融合的农业种植产业链,打造出数字化种植智慧农业示范区。”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虞强说。

    过国忠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广告热线:(0731)84326428 传 真: (0731)84313258 订报热线: (0731)84313258
邮 编: 410005 邮 箱: kjxb001@126.com  全年订价:168元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01版:头版
   第02版:师说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连线
   第05版:校园
   第06版:课堂
   第07版:文化
   第08版:乐游
   第09版:湘韵
   第10版:科技
   第11版:百科
   第12版:论坛
   第13版:成长
   第14版:心理
   第15版:家教
   第16版:关注
湖南首个5G视频电话拨通
多功能床头机
张瑞宏: 给稻田加点“智慧”
“娄星号”卫星将搭载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6月发射
长沙开启
“刷脸”购物新时代
浏阳艺术科技博物馆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