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师说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 点击进入湖南在线
2019年03月13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义诊30年,只为中医后继有人
——记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袁振仪

    本报记者 余娅   通讯员 张觅

    “从去年秋季开学到今年3月,她义务接诊了1100余次,治好了许多疑难病症。”三月“学雷锋月”,湖南中医药大学方剂学教授袁振仪的义诊故事被传为佳话。

    实际上,早在“走红”之前,袁振仪就利用业余时间为学生义诊将近30年,她是学生眼中的“雷锋医生”,她用实际行动为学生树起了“仁医仁术”的榜样。

    用疗效为中医正名

    每周星期三的下午,袁振仪设在中医学院15楼的教研室变身义诊室,两鬓斑白的她坐在中间,耐心地接待前来问诊的学生,义诊从下午四点半持续到晚上十一二点。

    义诊门庭若市自有原因,2016级中医班学生周伟用“药到病除”来形容袁振仪的医术。也许是处在青春期的缘故,周伟的额头上长的痘痘一直不消,抹了药也不见好转,无奈之下,他找到袁振仪求助。“袁老师开了五副药,吃了三副,我的痘痘就开始消退,吃完五副,痘痘差不多全消了”,周伟说,自己也没有想到痘痘好得这么快。

    “社会上对中医存在一些偏见,我们用疗效来为中医正名。”袁振仪说。

    是义诊也是“上课”

    义诊的消息传播开来,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因为人太多,义诊室不得不限号,每次40人,以确保诊疗的有效性。

    见老师为病人忙前忙后,学生们难免心疼,先后有10来名中医学研究生和学校拔尖人才班的学生加入了袁振仪的队伍。这样,每次义诊,至少有5名学生和两三位年轻老师跟诊,“由他们先问诊,问完后我再补充开药方,一来节省时间,二来给年轻人锻炼的机会,”袁振仪解释,方剂学是中医基础通向临床的桥梁,看诊时结合病例讲解,能让学生积累更多实践经验。

    这样的“进步”,中医学专业的年轻教师邓娜感触颇深,“跟着袁老师参与义诊后,我的临床经验不断丰富,把义诊时的病例穿插在课堂中,讲课更有底气,学生听起来也更有兴趣。”

    中医重在沉淀,每一份病例,在袁振仪看来,都是珍贵的教学素材。她将这些病例分门别类整理好,挑选其中有代表性的,通过微信公众号分享给大家。

    只为中医后继有人

    “你先带她去医院拍个片子,抽血检查一下,下午把化验结果带过来,我在学校等你。”采访的过程中,不时有电话打进来预约义诊。袁振仪说,这位病人的母亲咳嗽已经有一个多月了,让他提前做个检查,是为了借助西医的检测结果,为中医辨证论治提供支撑。

    将传统中医与西医结合以提高临床疗效,更符合“现代中医”的定义,袁振仪说,中医学院的学生必须能读懂西医的检测结果,在学校,她和来自不同学科、不同背景的几位老师一同开设了《基于疾病的中西诊疗思维综合训练》讲座,老师集体备课、多学科交融,让中医教学更具活力。讲座一开课,教室里经常坐得满满的,学生们学到了临床经验,老师们也在学科融合中收获颇丰。

    “袁老师敢想敢做,心态更像一位年轻人。” 中医学院党委书记刘富林告诉记者,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教学工作,袁振仪都是学院年轻老师的标杆。去年10月,袁振仪不慎将胳膊摔断了,为了不耽误教学,她去医院打了石膏又回到学校继续上课,同事们劝她休息养病,她却笑着说:“伤的是左手,我用右手写板书,不碍事,再说了,看到学生们求知的眼神,想到中医后继有人,就跟打了鸡血一样,什么病痛也忘了”。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广告热线:(0731)84315156 传 真: (0731)84315156  订报热线: (0731)84326408
邮 编: 410071 邮 箱: kjxb0731-160@163.com  全年订价:99元 零售每份:2元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01版:头版
   第02版:师说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连线
   第05版:校园
   第06版:课堂
   第07版:文化
   第08版:筑梦新时代
   第09版:湘韵
   第10版:科技
   第11版:百科
   第12版:心理
   第13版:成长
   第14版:法制
   第15版:家教
   第16版:镜像
植“绿”
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
义诊30年,只为中医后继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