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隆回县岩口镇中心小学 李伯民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进入课堂,信息技术与学科之间的融合越来越深,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的充分融合,能通过“音、像、图、文”等方式,让科学原理更形象、直观地显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提高科学教学的效率,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本文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不同的教学阶段,具体谈谈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打造小学科学教学高效课堂。
关键词:信息技术;科学教学;高效课堂
什么是高效课堂?高效课堂又称为有效课堂。我国教育学家是这样认为的:能引起学生兴趣、促进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并熟练掌握知识要点的课堂叫高效课堂。我认为,高效课堂应该具有如下特征:使学生参与探究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尊重学生个性思维、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如何打造小学科学高效课堂呢?
一、应用信息技术制作并准备好教学课件
课前的准备,既是教师的准备,更是学生的准备。教师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注意学科交叉性特点,充分利用相关的网络资源,依据三维目标,精心设计导学案,将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融入教学课件,创设问题情境,优化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以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兴趣,锻造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素养。
学生的课前准备是课堂高效学习的重要前提,要求学生紧扣教材,在预习教材内容的过程中把握相关的知识点,发现并提出有待解决的疑难问题,同时运用图书尤其是网络等搜集、整理与课堂学习相关联的知识信息,这项工作在学生主动学习习惯的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课件精巧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新奇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美国《神经元杂志》刊登的一项新研究强调:好奇心一旦被激起,学习会变得更加简单,会学到更多的东西。居里夫人曾说过“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因此教师恰当运用多媒体文字、图片、视频等,精练而巧妙地快速将学生带入课题,让他们因新奇而好奇,进而产生求知的欲望,自觉地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教学五年级上册《光是怎样传播的》一课时,我用课件展示生活中关于光是直线传播的各种图片,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展示“光穿小孔”的实验,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课堂最后再用课件展示“小孔成像”的实验,再次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这样用课件展示与演示实验相结合的办法,不但将同学们的激情、好奇心激发出来,也让他们很快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三、问题探究交流,发展学生能力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引导学生调整学习方式,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使他们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自主、探究性的合作学习”是新时代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为未来的学习、生活、工作奠基。它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整理知识、复习总结、探究创新能力获得发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利用多媒体将一些文字资料、图片,音频、视频恰当引入课堂,不仅极大丰富了知识的容量,还方便了学生在新问题情境里,既能很直观的独立思考,又能合作学习、讨论探究、得出结论,同时学生的团队精神也逐渐形成。例如:我在教《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一课时,要求学生通过分组实验得出“增加材料的厚度能增强材料的抗弯曲能力”的结论。由于学生在实验的具体操作中有难度,于是,我运用课件展示,把实验中要注意的事项展示出来,学生非常容易就掌握了要点,然后将纸板变厚的过程用动画展示出来,学生也轻易就得出了结论。
四、信息技术手段与科学实验相结合
《科学》的精髓在于老师示范实验和学生自主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得出结论;而课件等信息技术手段在学生实验时,能提供更直观形象的实验效果,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并牢固掌握科学知识要点和实验原理,从而达到预期教学目标,两者相辅相成。课件教学不能脱离实验操作的本质,更不能因课件而课件甚至用课件代替实验,实验操作也不能缺少课件的动画展示!因此,我们在进行科学教学时,应让实验操作与课件等信息技术手段有机地融合。
总之,以教材为依据,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更能够在直观中激发学生的情趣,在主动学习、合作探究和创新发展中扩展知识,锻造他们获取信息、整合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多种能力,从而用信息技术构建小学科学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