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成长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师说

第03版
综合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 点击进入湖南在线
2018年12月19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交通变奏曲

    长沙市明德中学K421班 唐嘉慧

    交通,是一个时代最鲜明的记忆,而交通工具的变迁反映着这个时代的变迁。

    上世纪70年代末,爷爷退伍回乡,开始了漫长的农民生涯。可在爷爷心里,早有一颗梦想的种子种下:一定要买一辆自行车!但当时实行人民公社制度,家里少有余钱,迫于经济压力,爷爷的梦想只能深埋心中。

    随着改革开放的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包产到户”打破了以往“大锅饭”的局面。听说新政策以后,爷爷卯足力气搞生产,还做起了卖甘蔗、开小商店的生意。爷爷省吃俭用攒着钱,并想尽办法弄到一张珍贵的自行车票,买到了梦寐以求的“永久牌”自行车。去搬自行车那天是爷爷特地挑选的“黄道吉日”,爷爷舍不得它着了地,生怕蹭脏那亮堂堂的轮子,背在肩上硬生生给扛回来了!

    上世纪80年代,爷爷去城里办事依靠的是可遇不可求的农用拖拉机捎带一程,几个小时的车程耳边充斥着拖拉机的轰鸣声。而到了90年代初,父亲读高中坐的是由运输车改装成的客运大篷车。那时候镇上通往市里的是泥泞的黄土路,坑坑洼洼,两小时的“左摇右颠”足够父亲吐个昏天黑地。后来,父亲不负众望得到了湖南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开学那天,父亲坐上了通往省城的大巴。

    父亲说,在长沙读书那七年,有许多难忘的体验。他第一次坐火车便是假期返乡,火车站人满为患,那个时候还没有春运的概念,但绿皮火车的的确确成为了交通的主力军。

    90年代末,父亲来到株洲,在这里,他邂逅了爱情。母亲在河东上班,父亲在河西上班,交通还要靠船渡。又过了一两年,二桥建好,公交车通车方便了许多,出租车数量快速增长,父亲母亲见面更加方便,不久,两人喜结连理,再后来,就有了我。

    在我的记忆里,坐的最多的,除了父亲的肩膀,便是公交车了。小学二年级时,父亲就不再护送我上学,每天早上从家里的抽屉里取出两张崭新的五毛钱作为来回公交车车费,同院子里的同学碰头就一起去上学了。

    五六年级时,家里送我到长沙求学。往返于两座城市,父亲母亲商量着买了一辆轿车。自此,我家步入了私家车时代。

    2014年株洲高铁站正式运行,从长沙到株洲,十分钟的车程,高铁最终成为了我回家的主要交通工具。2016年,长株城际交通轻轨建成,回家的路变得更加通畅了。2016年夏,我中考结束休息在家,在楼下用微信扫码后解锁“小黄车”“小蓝车”出行,“共享单车真方便!”我不禁感叹道。

    改革开放四十年漫漫征途,奏响了我家三代交通变奏曲,今后,这首变奏曲仍将继续演绎下去!指导老师:黎晓玲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广告热线:(0731)84315156 传 真: (0731)84315156  订报热线: (0731)84326408
邮 编: 410071 邮 箱: kjxb0731-160@163.com  全年订价:99元 零售每份:2元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01版:头版
   第02版:师说
   第03版:综合
   第04版:连线
   第05版:校园
   第06版:文化
   第07版:课堂
   第08版:专版
   第09版:湘韵
   第10版:教研
   第11版:百科
   第12版:留学
   第13版:成长
   第14版:论坛
   第15版:家教
   第16版: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湖南在行动
交通变奏曲
梦见
我与夜
玩 雪
春天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