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师说

第03版
综合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 点击进入湖南在线
2018年04月11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警惕“戒尺教育”
卷土重来

    □ 余 娅

    近日,四川达州大竹县第二小学启动“让戒尺进课堂”活动,校方称,若学生违反校纪班规,老师可以动用戒尺实施轻微惩戒,让他们认识错误、改良习惯、心存敬畏、勤学上进。 (《达州日报》3月31日)

    私塾中常用的戒尺,如今又成了“网红”,不仅在网络上热销,还走进了小学课堂。虽然学校承诺,把握好戒尺使用的尺度,但让戒尺象征的“威慑”“惩戒”作用重回课堂,我们一定要慎之又慎。

    传统的不一定是好的,传统文化也有糟粕。“戒尺”即是如此。古时,私塾先生用戒尺来惩罚不听话的学生;后来,戒尺演化成教鞭,“辣椒炒肉”成了孩子的童年恶梦;近些年来,我们的教育追求“春风化雨”,“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观点逐渐没落。

    “戒尺教育”日渐式微,一步步退出历史舞台,本是顺应教育发展进步的好事,但总有家长、学校觉得温和的教育方式不够“快准狠”,他们把打骂带回家、把戒尺请进课堂,又走上了威慑惩戒的老路。

    “戒尺教育”卷土重来,反映的是教育者的不自信,当“学生违反了校纪班规”时,他们“动用戒尺实施轻微惩戒”,让学生颜面尽失并遭受身体的痛苦,威胁他们“不敢再犯”。这样的做法足以证明,遇到难以管束的“熊学生”,老师们除了惩罚外别无他法,更不愿寻求更好的方法。

    其实,人的成长正是一个不断犯错和认识错误、自我修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的是家长、老师的悉心引导,从而真正触发孩子心底的震动和改变。“戒尺教育”不允许犯错,不提供解释的机会,只会让学生屈服于暴力和权威,与教育的本意背道而驰。

    笔者理解学校的良苦用心,把戒尺请进课堂,是希望孩子心存敬畏,但这敬畏,绝对不是对强权和暴力的表面敬畏,而应该是对知识、对真善美发自内心的敬畏。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广告热线:(0731)84315156 传 真: (0731)84315156  订报热线: (0731)84326408
邮 编: 410071 邮 箱: kjxb0731-160@163.com  全年订价:99元 零售每份:2元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01版:头版
   第02版:师说
   第03版:综合
   第04版:连线
   第05版:校园
   第06版:文化
   第07版:课堂
   第08版:研学
   第09版:焦点
   第10版:科技
   第11版:百科
   第12版:留学
   第13版:成长
   第14版:法制
   第15版:家教
   第16版:关注
撬动“钱袋子” 算明白账
穿越时空的“对话”
看孩子王征服快乐萌娃
警惕“戒尺教育”
卷土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