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连斋
近日,山东省印发了关于开展高校产业教授选聘工作的通知,鼓励支持高校设立产业教授流动岗位,从企业、科研院所等选聘一批科技创新人才、高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来担任山东省高校产业教授,以推动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培养人才、共建各类研发载体、开展科研项目合作。(2月23日《中国教育报》)
设立产业教授并非是个新鲜事儿,国内江浙等省份早已捷足先登。对于这个岗位的设置,在笔者看来,它实现了高校与企业研发的无缝对接,对推进产学研结合、培养高科技人才、振兴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在产业教授的授予上,相关省份都相继设定了准入“门槛”:一是企业成长性必须兼有;二是要具有一定的研发能力;三是企业家的自身素质必须过硬。有了这些条条框框,遴选产生的产业教授才不会水分太多。但在实施运行的过程中,并非所有入围的产业教授都有到高校实际授课的经历,有些也没有参与过研发或取得科研成果。
笔者接触过一位企业家,前三年就挂上了某高校“产业教授”的头衔,但时至今日仍没有看到他参与过企业与高校共同研发的课题。有可能是他将大部分的精力用于忙企业发展的运行,所以很难静下心来潜心研究学问。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境况,与主管部门督导不给力、相关考核机制不够健全等摆脱不了干系。
从报道中可以看到,这次山东印发的开展高校产业教授选聘工作的通知专门划定了实行聘期目标管理和考核评估制度,此举无疑给产业教授带上了“紧箍咒”,能有效解决“只挂名不出征”的问题,让他们得以明确责任、找准定位,对聚焦产业发展、推动所在企业与合作高校联合开展项目研究和科技攻关,并转化高科技创新成果有着积极的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