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新说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综合

第03版
师说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 点击进入湖南在线
2018年01月31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怎样提高小学《科学与社会》的有效教学

    邵阳市洞口县山门镇横溪中学  潘力平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在现代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与社会》的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基础上,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景,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逐步体会科学知识的产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心理学对儿童研究表明,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的程度就越高,越有兴趣。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将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兴趣、教材内容紧密结合起来,灵活运用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通过开展活动让学生感知、体验科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科学与社会》的兴趣。

    思源于疑,问题是教学的心脏,是学生探索的起点,也是激发和维持学生探索的动力。但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不断地提问,一味采用“满堂问”“满堂灌”的方式,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就会被动地应付。课堂看似热闹,实际上却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很多的探索空间,教师应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大自然的现象,创设生活化、社会化的学习情景,促使学生反思生活经验,自主发现问题,用科学的观点看待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懂得大自然产生科学,社会需要科学的道理;激励学生对身边一切事物产生探究兴趣。在教学中运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提倡科学课程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如在教学小学三年级《校园的树木》一课时,首先我问学生们:我们的校园可爱吗?同学们自然会说可爱。接着我便问我们的校园有哪些可爱的地方?当同学们提到有树有花时,我就举着大拇指说:“同学们真棒!校园的树木的确很可爱,所以我们热爱校园。”然后我带领学生们走出教室,来到校园中,面对校园里的各类树木,我结合课文讲述树木的名称和性质来启迪学生。如此通过创设良好的生活教学情境,采用以探究为核心,注重学生亲身经历的一个科学探究过程,可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又如在教学三年级《科学与社会》的动物类课题《寻访小动物》时,文中写道:你家喂养哪些动物?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当同学们纷纷数出家里养的家禽家畜时,我及时开导他们说:“你们见过蜗牛、蚯蚓、蚂蚁、金鱼等小生命吗?这些东西也都是动物,想想它们的形状、特点性质有什么不同?”就这样结合课文,导出课题。  

    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们平时要注意观察,带着问题探究,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又提高了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从而唤起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让其感觉课程不在枯燥单调,使求知成为一种内在的动力。

    《科学与社会》的教学只有贴近小学生的生活,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儿童的科学素养,达到学科学做科学的教学目的,使学生在优美的自然中和丰富的日常生活中了解科学与社会的发展关系。教师从生活情景中引入新课的教学,学生通过生活化情景的引导,就会感到科学并不那么深不可测,从而亲近科学课,对实验设计也就非常感兴趣了。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中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景,让学生体会科学的形成和发展,调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激发其思维,使其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体验科学的趣味和内在价值,增强学生学好科学,用好科学的自信心,构建生活化的科学课堂,让学生在活动和现实生活中发现科学,掌握科学。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广告热线:(0731)84315156 传 真: (0731)84315156  订报热线: (0731)84326408
邮 编: 410071 邮 箱: kjxb0731-160@163.com  全年订价:99元 零售每份:2元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01版:头版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师说
   第04版:人物
   第05版:文苑
   第06版:成长
   第07版:论坛
   第08版:广角
   第09版:科教新报·特刊
   第10版:科教新报·特刊
   第11版:科教新报·特刊
   第12版:科教新报·特刊
   第13版:科教新报·特刊
   第14版:科教新报·特刊
   第15版:科教新报·特刊
   第16版:科教新报·特刊
   第B1版:科教论坛
   第B2版:交流
   第B3版:论坛
   第B4版:新说
怎样提高小学《科学与社会》的有效教学
听听,四季的声音
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河流污染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