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科教新报·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综合

第03版
师说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 点击进入湖南在线
2018年01月31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地花鼓:在戏窝子里欢乐歌舞

    地花鼓表演

    新编的围龙地花鼓表演

    学生表演起地花鼓有模有样

    “手拉风箱,呼呼的响,火炉烧得红旺旺,女婿来补锅,瞒了丈母娘……”这是湖南有名的花鼓戏《补锅》中的一段唱词,其曲调活泼轻快,是不少老年人甚至部分青年人的KTV 必点曲目。湖南花鼓戏虽赫赫有名,《补锅》《刘海砍樵》等被大家熟知,但很少有人知道,花鼓戏是起源于洞庭湖区一种叫做地花鼓的民间小戏,至今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

    根植于民间文化沃土

    地花鼓,意即“在地上打的花鼓”,一般是在广场、晒谷坪、农家堂屋等场所进行表演,基本形式为一旦一丑,在歌舞中互相逗趣嬉戏,形式上类似于北方的“二人转”,因此有“北有二人转,南有地花鼓”之称。

    益阳南县素有“地花鼓窝子”之美誉。据考证,南县地花鼓起源于清代嘉庆初年,其祖师爷为李庆六。李庆六为长沙人,清嘉庆元年下洞庭,落脚南县乌嘴小港子以打鱼为生。他白天打鱼卖鱼,晚上吹唢呐、拉胡琴,一到正月间就组织农民打地花鼓。三月间,他应邀开班收徒,教唢呐、胡琴、地花鼓,也就是南县人们传说的“桃花班”,于是,地花鼓在南县星火燎原般传开了。

    据史料记载,当年李庆六在教学中,教的应当是他带来的有长沙特点的地花鼓。后经过南县几代地花鼓艺人的创新与改革,将长沙地花鼓与当时南县境内已初具雏型的地花鼓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了具有湖乡特色的南县地花鼓。

    岁月风雨中艰难前行

    南县地花鼓表演生动,词曲丰富,生活气息浓厚,具有鲜明的湖乡特色。最常见的表演形式有一旦一丑的对子花鼓,骑马持鞭的竹马地花鼓,还有人数众多、热闹喜庆的围龙地花鼓;地花鼓将民间山歌、民间小调和劳动号子糅合起来,音乐明快高亢;演员能歌善舞,常用扇子和手帕表现人物情绪与性格。每逢元宵、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当地居民都会以舞龙、地花鼓的表演形式来祈福求乐,热闹非凡。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变迁,文化形态发生了剧烈变化,南县地花鼓逐渐成为民间的一种边缘舞蹈艺术。很多村民不再热衷于地花鼓的喧闹,大部分文娱生活被电视节目占据;不少年轻人嫌弃地花鼓的形式“土气”“庸俗”,南县地花鼓难以唤起人们的兴趣。逢年过节,以往唱主角的“地花鼓”几乎销声匿迹,濒临断代失传。

    作为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南县地花鼓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艺术价值。当下,还有许多传统的南县地花鼓表演形式尚待挖掘和整理,而地花鼓的舞美、灯光、服装、表演形式如何与时俱进,吸引更多人的关注,也有很多工作要完善。(胡 荧/文)

    非遗接力

    近几年,南县县委、县政府为了抢救、保护和传承南县地花鼓,做了大量的工作:及时采访当地老艺人,收集整理地花鼓多种表演形式的资料、文本以及影像,并编辑成教学课本和光盘,逐步在南县青少年宫、小学、初中和高中推广;举办地花鼓艺术培训班;重大文艺活动和节假日,都会安排地花鼓艺术展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广告热线:(0731)84315156 传 真: (0731)84315156  订报热线: (0731)84326408
邮 编: 410071 邮 箱: kjxb0731-160@163.com  全年订价:99元 零售每份:2元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01版:头版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师说
   第04版:人物
   第05版:文苑
   第06版:成长
   第07版:论坛
   第08版:广角
   第09版:科教新报·特刊
   第10版:科教新报·特刊
   第11版:科教新报·特刊
   第12版:科教新报·特刊
   第13版:科教新报·特刊
   第14版:科教新报·特刊
   第15版:科教新报·特刊
   第16版:科教新报·特刊
   第B1版:科教论坛
   第B2版:交流
   第B3版:论坛
   第B4版:新说
青山唢呐:抹不去的乡愁
地花鼓:在戏窝子里欢乐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