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论坛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综合

第03版
师说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 点击进入湖南在线
2018年01月31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湘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不足的商榷

    邵阳市洞口县城关中学  彭晚香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改革风起云涌,教学所依赖的教材也改革不断,我县初中现使用的数学教材是2017年6月第二次修订的湘教版教材,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感觉该教材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以供商榷。

    一、开头“情境”繁杂,增加了理解的难度

    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五节,课题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材开篇设计了一个“动脑筋”的情境:一个长方形足球场的宽为……(见P147)。该“情境”的设计既体现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又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还扩展了体育知识,但从教学实施来看,益处不大。

    笔者所教两届学生的教学情况一般为: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弄清数量关系,需要十分钟;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并探索求出它的解集的过程,又需要十分钟;许多学生对面积和周长的概念混淆不清,有的不会运用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大家通过讨论交流后,确定公式,理清题意,列出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再耗时十分钟,笔者补充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判断,耗时两分钟;求出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的定义,耗时八分钟;两个例题解析,探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步骤,并借助数轴,确定两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耗时15分钟,因此根本没有时间作总结归纳。而通过解四种不同解集情况的不等式组,得出求解集的四句口诀,从而达到快速求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也是本课的教学要求,却由于课堂时间不够,只能安排“加课时”去完成教学任务。

    类似本课的问题情境的设置,给学生额外增加思考难度,难以完成整堂课的计划,少数学生甚至连一元一次不等式组都分辨不出,失去了课堂设计的意义。

    二、湘教材在遵循学生认识规律、循序渐进方面欠周到

    从一般学生的认识理解的发展来说,逆向思维的形成比较滞后。因式分解是整式乘法的逆运算,学生难以理解其概念及方法。湘教版教材将此知识点编排在七年级下册的第三章。第二章整式乘法虽是“顺向思维”,但关于幂的运算法则、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乘法公式都是“新”概念,学生需要较长的适应期,当整式乘法的知识体系构建还不够牢固时,就引入“因式分解”,容易使学生产生概念混乱。碰到多项式乘多项式,学生会想如何进行因式分解?碰到把给定的多项式作因式分解,学生又会忘记因式分解到底有什么“套路”,有什么方法可依。笔者认为,因式分解的编排应推至八年级下册。

    再如几何课程的开设提前了很多,而关于轴对称的性质与作用、旋转变换的内容都安排在七下,理解难度太大。等腰三角形虽调到了八下(以前是七下),但安排在全等三角形之前,学生没有经过充分地简单演绎推理训练,对“三线合一”性质的运用难以理解,他们拘守于一个条件推出一个结论,对于两个条件就易于忽略。

    三、知识点“压缩性”太强,课时内容超常

    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1节第二课时,包含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其证明过程、内角和定理应用、三角形的按角分类、三角形外角的定义和外角的性质定理。这么多内容,为什么不分为两个课时呢?虽然内角和定理是学生可脱口而出的旧知识,但三角形的内角和为什么是180°,这个探究的过程却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教师们应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寻找各种方法,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问题的转化,培养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积极性。但由于本课内容的“压缩性”安排,学生对于三角形的外角都无法识别,关于内角和定理的各种条件转换应用,更是难以理解,仍然只能掌握一些数学知识的“皮毛”。

    再如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应用,教材总共只安排了一节课,教学目标定为“使学生能类比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的方法,解决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题”,这个目标是无法实现的。学生在设元时就会犯机械主义错误,如“设至少应选对X道题”“设这个班最多有X个学生”等,学生对于“至少”“最多”“不足”等关键词的理解,具体表现在什么式子、符号或语句里,他们都没有体会,何谈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习题编排注重联系实际,但对计算能力的训练重视不够

    教材对于方程的学习,课时安排较恰当,已直接删除了较繁较难的三元一次方程组及二元二次方程组。但许多学生算方程的能力反而逐渐减弱,分式计算时,许多学生把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的分母去掉,当成算方程时的“去分母”,这是因为教材中对分式的加减法、多项式的乘法、整数指数幂的运算、二次根式的运算等内容安排的训练量过少,学生计算能力缺乏锻炼,而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习题过于单一,系数简单且缺少变化,对于运用灵活巧妙的方法解方程组的习题,教材未收编一例。

    教材是伴随学生成长的工具,是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托。希望我们的教材编写能够注重大部分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不要一味高谈学生的“创新”,毕竟扎实地掌握好基础知识才是成才的首要条件。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广告热线:(0731)84315156 传 真: (0731)84315156  订报热线: (0731)84326408
邮 编: 410071 邮 箱: kjxb0731-160@163.com  全年订价:99元 零售每份:2元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01版:头版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师说
   第04版:人物
   第05版:文苑
   第06版:成长
   第07版:论坛
   第08版:广角
   第09版:科教新报·特刊
   第10版:科教新报·特刊
   第11版:科教新报·特刊
   第12版:科教新报·特刊
   第13版:科教新报·特刊
   第14版:科教新报·特刊
   第15版:科教新报·特刊
   第16版:科教新报·特刊
   第B1版:科教论坛
   第B2版:交流
   第B3版:论坛
   第B4版:新说
巧用史料教学,提升历史核心素养
关于湘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不足的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