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综合

第03版
师说
 
标题导航
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旧版数据 | 点击进入湖南在线
2018年01月31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23年前,读小学的袁亮收到300元资助,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23年后,他成家立业,跨越1000多公里,找到恩人当面致谢,了却了心底埋藏23年的“寻恩梦”——
湖南大学博士生千里谢恩

    通讯员 李妍蓉 曾欢欢

    本报记者 余娅

    “袁叔叔,您好!我叫袁亮,您还记得20多年前您资助的一名山东学生吗?那就是我!”2017年12月30日,湖南大学博士生袁亮带着妻女、父母,一家人来到江苏常州,见到了自己想念了23年的亲人袁成。

    300元雪中送炭

    23年前,还在读小学一年级的袁亮,收到了一笔300元的资助,解了学费的燃眉之急。“300元是当时我们全家一年的收入。”袁亮介绍,父母都以种地为生,当时,哥哥姐姐已经成家,正是家里经济最困难的时期。

    “若不是这300元雪中送炭,我可能早已辍学。”当年面临辍学的袁亮,现在已经成家,在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攻读博士研究生。当时的受助卡,他一直带在身边,用来激励自己努力学习。高中毕业后袁亮通过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继续学业,一直读到博士。“这300元,改变了我的人生,甚至是我们全家人的未来。”

    “小时候,父亲就常常跟我说,我们有一位亲人在常州,叫袁成,要带我找到他。”找到这位亲人,当面致谢,成了袁亮和父亲的心愿。

    受助卡成寻恩线索

    如何找到资助人?受助卡成了袁亮的唯一线索。在家读书时,他把这张卡一直锁在柜子里;上大学后,他怕遗失就随身携带,一直收藏在毕业证书里。

    从小学开始,袁亮就按照受助卡上的地址,给资助人袁成写信,但不知什么原因没有寄到。上大学后,袁亮的心愿愈发强烈。“我在网上搜索受助卡上资助人的信息,在全国的袁姓家族群里也找过,但一直没有下文。”2016年,袁亮打算带着妻女一同到常州,按照受助卡上的地址开始寻找。虽然最后因其他事务未能成行,袁亮却一致没有放弃。

    直到最近,袁亮在某论坛发帖,提到了资助单位“常州供电局车辆管理所”,终于有网友回应,并提供了现在单位的联系方式。

    期待善举薪火相传

    袁成告诉记者,自己当时刚参加工作不久,是常州供电系统的一名普通驾驶员。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通过常州公司团委的公益活动,资助了山东的一名贫困小学生。“当时听说那个孩子才读小学一年级,家里比较困难。有这样一个机会,我就没多想,答应资助了,其实也没多少钱,就几百块,具体数额我都不记得了。”袁成没有想到,自己的小小善意,居然让袁亮铭记了23年。

    为了这次见面,袁亮专门请湖南一位书法家写了一幅字——“恩重如山”。袁亮说,这张纸虽薄,但袁成对他的恩情却有千斤重,自己有条件也会资助有困难的人,让善举薪火相传。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
广告热线:(0731)84315156 传 真: (0731)84315156  订报热线: (0731)84326408
邮 编: 410071 邮 箱: kjxb0731-160@163.com  全年订价:99元 零售每份:2元
copyright © 2008 VOC.COM.CN, Geo Info.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证 湘B2-20080017
   第01版:头版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师说
   第04版:人物
   第05版:文苑
   第06版:成长
   第07版:论坛
   第08版:广角
   第09版:科教新报·特刊
   第10版:科教新报·特刊
   第11版:科教新报·特刊
   第12版:科教新报·特刊
   第13版:科教新报·特刊
   第14版:科教新报·特刊
   第15版:科教新报·特刊
   第16版:科教新报·特刊
   第B1版:科教论坛
   第B2版:交流
   第B3版:论坛
   第B4版:新说
“湖南账本”亮相 教育发展解读
有梦不畏风雪寒
湖南大学博士生千里谢恩
“穷游”有风险 “狼爸”勿效仿